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是党的性质在党员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特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这些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深刻把握党性的科学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为人民法院立足职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5月20日,我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全军将士要忠实履行神圣职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的新形势下,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以更加严密的思路举措抓具体、抓深入,方能为我们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开放。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深刻认识我国面临的风险挑战,构建新发展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人文经济学为理解和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工具和实践路径。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把握时代脉搏,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列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从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前瞻谋划。今年7月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第四个专题,对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要求教育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列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点任务之一。新征程上,应高度重视红色资
中华法律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数千年绵延不断,形成了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的中华法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无比丰厚的宝贵滋养和历史积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回应中国特色
今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中国贡献。推动各方加强发展战略、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的对接协调,早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这一重要论述,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全球人工智能多双边合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 一、深刻
今年以来,《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政策举措陆续出台。近期出炉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区市上半年财政支出中,民生领域支出普遍占到总支出的七成以上,真金白银“投资于人”。持续有力的民生政策,实打实的资金投入,让民生暖意直抵千家万户。 “投资于人”,是指将更多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投向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