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同学们相约到外福来家做客。没想到,一杯水让大家玩儿嗨了…… 水满不溢 同学们一进门,外福来便热情地招呼大家,忙着给大家倒水。结果水倒得有点儿多,一个眼尖的同学赶忙提醒:“外福来,水要溢出来了,快拿抹布。” 外福来忙说:“大家来,我太高兴了!不过,不用担心,只要不晃动水杯,水面就会保持这个状态,不会流到桌子上。就算再倒一点儿,水也不会流出来的。” 在大家质疑的目光下,外福来又小心翼翼地
什么是表面张力?我们一起来揭秘。 分子或原子的近“烦”远“想”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而且分子或原子间是有距离的。在物质内部,分子或原子间的距离保持稳定,称为平衡位置。距离如果近了它们就相互排斥,如果远了就相互吸引。比如,我们用手上下压铅笔,能感觉到铅笔好像也在向相反方向排斥手,就是因为铅笔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在手的压力作用下变小,表现出斥力。反过来,用手左右拉铅笔,也会感觉到铅笔向
表面张力作为物质界面的一种特性,反映的是物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所以不同物质由于构成的分子不同,在相同条件下,表现出的表面张力大小也不同。但如果是同一种物质,谁会影响其表面张力的大小呢?我们以液体表面张力为例来探究一下。 温度有话说 建议在成人监护下进行 你需要:一枚硬币,一杯凉水,一杯温水,一杯热水,一根滴管(也可用注射器代替)。 第一步:用滴管吸取凉水。 第二步:在距离硬币上方1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如果水往高处“爬”,你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吗? 两个拉力间的比拼 我们已经知道,液体表面张力是液面与空气(气体)相接触时的现象,那么液体与固体相接触又会如何呢? 这时,界面处的液体分子一侧是无数个与它相同的液体分子,每个相邻的液体分子都在向内“拉”着它,这些“拉”力的总和就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另一侧是无数个固体分子,这些分子也会试图把它“拉”向自己,这些“拉
外福来正在练习轻功“水上漂”……
在两种表面张力不同的液体界面之间存在张力梯度,梯度差促使液体发生移动的现象,我们称其为马兰戈尼效应。我们来看两个有趣的现象。 当热水遇见冷水 通过毛细作用,我们可以让水在毛细管这样的“小环境”里反重力上升,而马兰戈尼效应可以让水在肉眼可见的“大环境”中逆流而上。不信的话,你可以试一试。 你需要:热水,冷水,透明玻璃杯,透明塑料瓶,胡椒粉。 第一步:在玻璃杯中加入半杯热水,在水面处撒上胡椒粉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有一些跟表面张力有关的有趣现象,比如滚落在地的水银球、神奇的荷叶效应等。 水银球的秘密 发烧时,妈妈是不是经常用水银温度计为你测体温?如果水银温度计不小心掉在地面上摔碎了,你是不是看到了一个一个的小水银球? 水银也是液态,为什么摔在地下会变成水银球呢?水银虽然和水一样是液态,但它的表面张力比水大得多,不容易附着在其他物体上,掉在地面上摔成球就很好理解啦! 神奇的
表面张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那它到底是大点儿好还是小点儿好呢?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仍以液体表面张力为例来探究一下。 表面张力越小,越好玩儿 有些时候,表面张力越小越好玩儿。 还记得儿时吹肥皂泡的场景吗?大家深吸一口气,看谁吹出的泡泡多,然后对着一连串七彩斑斓的肥皂泡欢呼。但你能想到吗?在表面活性剂等物质的加持下,肥皂泡的体积可以有13.5立方米那么大,装进去几个人,小菜一碟。 表面张
因为表面张力的存在,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小实验,你想不想来试试? 超级“吸附指” 你相信吗?你也可以拥有超能力。快来试试。 你需要:水杯,水。 第一步:在水杯中装入水,不用太满。 第二步:将手指放入水中,慢慢提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悬空托物 悬空托物想不想学?那就来试试。 你需要:纸牌,硬币,水杯,水。 第一步:将一张纸牌放到空水杯杯口上,一边悬空。 第二步:在纸牌悬空的一边放
450千米/小时!全球最快高铁列车亮相 2024年12月29日,全球运营时速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亮相。CR450动车组在运营速度、运行能耗、车内噪声、制动距离等主要指标方面国际领先。试验速度高达450千米/小时,运营速度可达400千米/小时。 (文图来源: 央视新闻) 陕西首次发现“秦人”二字甲骨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在周原遗址凤雏村南宫城城墙南侧的壕沟内发现了
3厘米 将1毫米粗的玻璃管插到水中,液面可以上升3厘米左右。 66毫牛/米 正常尿液的表面张力大小约为66毫牛/米。 15倍 据研究发现,水黾(min)的一条长腿就能在水面上支撑起15倍身体的重量而不会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