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书记”周永开曾立下这样一份遗嘱:不开追悼会,不要立墓碑,只要在花萼山上种棵树,用骨灰做肥料,把生命融进祖国大地。为啥要“做”一棵树?周永开的回答是“树的品德好:生不择地方,长不要条件,用不讲价钱”。 周永开一生与树结缘,也把自己活成一棵大树。年轻时,他为发动群众植树造林,一个村一个村跑,草鞋都跑烂了十几双;离休后,他扛起锄头,住茅草房,巡山开路,植树不止,用20余年将荒山改造成树木葱笼的青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明代许次纾的《茶疏》,点破了茶器对于茶人的重要性。 不过,所用茶器也A 。比如《红楼梦》中,贾母带刘姥姥等人到妙玉的拢翠庵吃茶,妙玉给贾母用的是成窑五彩小盖盅,给宝钗、黛玉的是吃体己茶时用的茶器,给宝玉的则是她自己吃茶的绿玉斗,给众人的却是清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18世纪,早晨以茶提神晚上以茶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莽莽苍苍,松涛汹涌。小兴安岭南麓的鹤北林区拥有红松林约17万亩,这是亚洲最大的集中连片红松林。红松林里古树遍布,树龄超过500年的古红松就占相当大的比例。我来到红松林,置身林间,抚摸红松巨木的树干,不禁感慨万千。我也看到了一些倒木:或者被狂风吹断;(甲),自然倒伏;或者被虫蛀蚁食,轰然倒地。是的,这才是森林本该有的样貌一—不光是乔木,不光是灌木,还有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24年12月5日是第十一个世界土壤日,主题是“促进土壤养护:测量、监测、管理”。12月9日至11日,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泰国农业部共同举办的2024年国际水土论坛在举行。 论坛上,世界第一个关于制止和扭转土壤退化和水资源短缺的高级别行动计划诞生。土壤和水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全球约 9 5 % 的粮食皆依赖土壤产出。因此,对土壤开展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有一种美叫中国园林:雕一块花格漏窗,框住天人合一的和谐;筑一道九曲回廊,接起千年历史的深邃;采几块湖中奇石,叠出一方山水的玲珑。飞檐、斗拱、漏窗、山石、池水、花木诸多充满诗意的优美元素成就了中国古典园林之美,而月洞门堪称其中的神来之笔。 月洞门又叫月门,顾名思义,形如满月。其圆拱而立,无门禁之设,既可作为院与院之间的出入通道,又可引入另一侧的景观,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醉及新年。”(甲),人们放下过去,欣欣然走进崭新的未来。古人的元旦虽然在时间上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春节,但跨年的意味与如今的元旦是相同的。《说文解字》有云:“元,始也。”“旦,明也。”“元”“旦”连在一起,便是最开始的第一缕光,与新年伊始每个人心里的盼望A_。 古人怎么跨年呢? 汉朝时,每到元旦前的腊日之前,由官方牵头,举办大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时代的中国文艺新质迭出、气象万千,其中一个突出现象,就是新大众文艺的涌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A地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从长时段的历史和文化视野中观察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这里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坐池上用简斋①韵 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未来②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③万死台。 【注 ① 简斋:陈与义的号。陈与义在南渡之后,所写诗多为感愤时事之作。 ② 雁未来:时值初秋,北雁尚未南飞。亦有书信未来之意。 ③ 睢阳:唐代安史之乱中,张巡、许远坚守睢阳(今属河南商丘),援乏城陷,二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夫民无两畏也。畏我侮敌,畏敌侮我。 见侮者败,立威者胜。凡将能其道者,吏 畏其将也;吏畏其将者,民畏其吏也;民 畏其吏者,敌畏其民也。是故知胜败之 道者,必先知畏侮之权。夫不爱说其心 者,不我用也;不严畏其心者,不我举 也。爱在下顺,威在上立。爱故不二,威 故不犯。故善将者,爱与威而已。 (节选自《尉缭子·攻权》) 材料二: 武侯问日:“兵何以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深潜”人生,力量无穷 2025年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逝世。“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1958年,黄旭华和一批伙伴,挑起开拓我国核潜艇事业的重任。“深潜"三十载,他们隐姓埋名、默默耕耘,铸就深海利剑,实现了毛泽东同志“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作为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不惧危险
时事热点 截至2025年3月15日,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俗称《哪吒2》)全球票房已达150亿元,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位。《哪吒2》是中国影史首部过百亿票房电影。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亮眼,更在海外掀起观影热潮,创下多项纪录,是中国动画电影新的标杆。 《哪吒2》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哪吒闹海"的故事,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为核心,探讨了多种主题。影片以哪吒与敖丙的重生为
2025年春节期间,《杭州新闻联播》节目使用AI数字人进行新闻播报,做到了零失误。在其他行业,AI员工也纷纷上岗,不断引起关注。AI技术正走上历史舞台,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时评选读 2025年春节期间,《杭州新闻联播》节目创新启用6位AI主播留守“代班”,以数字人双播模式,每日轮流播报新闻。有人开始担心,以后自己是否还有班可上? AI已融入日常生活:许多媒体探索推出AI数字人,电商平台
我是DeepSeek,由开发,是一个诞生于数字时代的AI系统。我的“大脑”,由数万台服务器构成;“知识储备”来自互联网时代积累的万亿级文字、图像与代码;“思考速度"能达到每秒运算数百万次。 我诞生于数字文明发展的关键节点。我的诞生并非偶然。21世纪20年代,人类文明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全球数据量2025年预计达到163ZB;科学研究领域,每年新增近300万篇论文,超过任何个体研究者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