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给我们学习研究“两弹一星”历史、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九三学社社员、“两弹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号召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两弹元勋”邓稼先(图1)等7位科学家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是负责原子弹、氢弹理论设计的主要领军人之一,是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科学家精神的典范。邓稼先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严谨求
我满含热泪,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邓稼先传》,书中充满了许鹿希和孩子们对亲人深深的怀念与追忆。“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学习、继承和弘扬九三楷模、“两弹元勋”邓稼先爱国、奋斗、献身的精神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付出我们真真切切的实际行动,是对邓稼先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的最好缅怀。 邓稼先的一生,是以身许国
◎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训中心、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联合课题组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始终秉持与传承的伟大精神。也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不移其志、不改本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最高战略定位。关于如何定义拔尖创新人才以及如何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两个根本问题常常引发众多争议。本文主要探理了三个问题:着力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需求与内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造就逻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造就行动创新。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和人才队伍
在数智时代,中小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对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初,以社会与情感能力为代表的非认知能力培养在美国兴起并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国。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在我国本土的实践仍处在起步阶段。在西方理论和实践框架的基础上,如何培养和造就既能实现国际对话,又能展现民族特性、文化优势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仍需进一步思考。 2019年,中共中央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我国高校教师的评价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在外部评价与内部政策的交织影响下,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仍旧面临一系列现实矛盾,在改革落实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异化现象。本文旨在对当前高校教师的科研评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系列建议,以期为高校教师评价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加快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 一、高校教师及人才评价改革
清末以来中国民办高校从传承到消亡再到发展,在变革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教育制度与政策成为推动其发展的重要依据。清末中国现代高等学校体系初步建立,现代民办高校开始起步;面对民办高校办学混乱的局面,民国政府通过多种政策手段,有效解决了民办高校中盲目升格等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民办高校大体经历了改造消亡、复苏发展、规范发展三个时期,民办高校开始走向规范化。《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及修改后,长期困扰民办高校的办学定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重要法宝,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而这些文化内涵又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遵循、基础和真谛。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统一战线工作部署的部分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第19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文章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下阐述了基本经济制度、两个毫不动摇、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全国统一大市场,乃至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司法体制改革、破除阶层固化、公共服务体系等重要内容,让我们认识到效率和公平对经济社会发展提纲挈领的关键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标志着效
在“三螺旋”支撑体系中,科技创新链、企业育成链、人才成长链三者的支撑作用,由于存在导向一致性,因而在协同促进中形成了作用叠加的倍增效应。这些相互叠加、协同共进的支撑作用如同物理体系在特定频率下产生的共振效应,以强大的力量推动生产力向新质态跃升。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正成为促进云南农业发展方式从要素拉动向创新驱动、从总量扩大向量质齐升转变的主要动力,对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促进云南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等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云南由特色农业大省向特色农业强省迈进。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形成的生产力,具
粮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是加快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抓手。这就需要从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加工转化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优化粮食仓储管理、提高粮食物流专业化服务能力等方面协同发力、系统推进,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 民以食为天。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之一。
生和死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生命不可分割的内涵。不了解生,不可能了解死;不了解死,也不可能了解生,必须把两者放在一起思考,没有先后,关键还是要真正理解生命。 感谢大家参加2024北京大学清明论坛。去年论坛的主题定为“死亡是温暖的”,我主张加上“可以”两个字,因为估计很多人难以接受死亡是温暖的。但我对今年的主题定为“死亡是多彩的”没有意见,因为有人认为死亡是黑色的,有人认为是白色的,有人认为可以
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约有4千万人,占科技工作者总数的近46%。推动科技女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一方面,全社会要为女性参与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科技女性要自立自强、包容开放、勇于创新。 受邀参加“2024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与众多优秀的参会人员一起分享成长与经验,展现科技女性推动创新发展的杰出成就和突出贡献,我感到很高兴。目前在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大约有4千万人
吴藻溪是湖北崇阳人,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诗人、九三学社重要创始人。他一生始终追求革命与真理、民主与科学,是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湖北农民运动,结识了中共湖北省委委员、民运部部长董必武。以董为引路人,他在战时陪都重庆与吴克坚等人密切联系,自觉接受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团结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与创建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 19
吴藻溪是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合作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统一战线的优秀代表。他一生始终追随共产主义事业,践行革命与真理,其思想与行为轨迹具有鲜明的渐进性、必然性和坚定性。 吴家以教书和行医传家。在吴藻溪的儿时记忆中,地主乡绅占有大部分的田地山泽,勾结官府、横行乡里。如劣绅沈特荃私养团丁,强奸妇女、扑杀乡民、任意讹诈钱财、无故烧毁民房。由于人多地少,吴家与大多数农户一样,尽管辛苦劳作,却仍时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报纸作为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工具,在宣传阵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华日报》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一份重要的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同年10月25日随八路军办事处迁至重庆继续出版。……社长潘梓年,华岗、吴克坚、章汉夫、夏衍先后任总编辑,徐迈进、熊瑾、许涤新、陆怡等先后任经理。该报主要宣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及战后的路线、方针、政策。周恩来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两国艺术家合作的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入选中法精品文化交流作品名单和中法文化旅游年项目。由此,不禁联想到陈独秀曾在申城参与首译《悲惨世界》(节译本)。 1903年8月7日,在上海出版的《苏报》被查封一个月,宣传反清革命的《国民日日报》在申城继之创刊,主编为章士钊,得力助手有陈独秀(笔名由己)等。关于报馆地址,陈书良的《“金谷香枪击案”始末》提及:“章士钊又到上海,除创办《
一 回豫北老家,必过黄河。郑州地界里,有好几座黄河大桥,我都走过。自从有了桃花峪黄河大桥后,每次回豫北老家,我就只走这座桥了。 车一路向北,穿过郑州城区,从连霍高速入口进到郑州绕城高速,向西走二十分钟,再进入郑云高速。又二十分钟后,便穿过桃花峪隧道,上了桃花峪大桥。 桃花峪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把桥建在这里自有讲究。我个人的选择原因,就实用的层面来讲,自是因为它离我老家更近,让我回去更便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