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育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琐碎的日常,是谓“柴米油盐”。一线教师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出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管建刚及其团队的“教师的‘柴米油盐’”系列研究文章,分享日常之中、细微之处的教育智慧。 摘 要:教师学会时间管理,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师生都会获得更多的自由时空。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异,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在对时间的把控上。教师要学会
摘 要:认知模型作为刻画学生认知过程的理论框架,在预测和解释各种问题解决行为的信息处理、学习测评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量感是学生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因子。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提取量感的七个属性;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量感相关主题的课程顺序,以及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特点,初步建构量感的认知模型;运用专家指导的方法对初步确定的认知模型进行矫正,并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和学
摘 要:语文新课标吁求并引导阅读教学的变革和转型。在目标层面,应扩充“理解”的内涵,从阅读理解的视角更全面、更立体地呈现阅读教学目标;在内容层面,应从“语用”的视角思考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选择合宜的语用教学点;在实践层面,应关注阅读学习的内外情境,在真实且有意义的语用情境中开展各类阅读理解活动;在评价层面,应着重关注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与实施,将其镶嵌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
摘 要:随着时代进步与教育变革,文化回应教学理论正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与推动,为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外语教学中,文化回应理论的重要观点是:将学生的母语文化作为外语学习的资源,可以帮助拓展文化知识、提升文化能力、树立文化自信、塑造文化品格。从文化回应视角出发,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理解、掌握中 华文化,并运用英语表述和传播,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教学实践可从理解古代中国、认识当代中国、
摘 要:一段真实的学生探索学习经历表明,教学过程中的探索,绝不是那么直接、简单与顺畅的,即教师把问题与任务交给学生,然后学生 顺利解答出问题,完成任务,探索以成功告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注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适时提供必要的支架与工具。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索学习;已有经验;学习风格 课堂中,教师在屏幕上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解决
摘 要:将马丁·布伯的“我—你”哲学观纳入集体叙事的视野,建构校本教研模式。“集体叙事”校本教研具有交互性主体、平等性相待、协商性对话的特质。实施路径包括:观前备课——教材与教法的解读;理念阐释——思想与路径的变革;课堂观摩——身份与角色的转换;重返现场——看法与观点的碰撞;总结梳理——理念与实践的提升;成果应用——探索与验证的融通。要点有四: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要营造浓郁的合作氛围,要拥有强
【编者按】 如果说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抵达核心素养培养彼岸的一个渡口(田慧生语),那么一线教师自然就是肩负使命的摆渡人。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不少于10%的课时安排,为跨学科教学实践的纵深推进开辟了课程阵地。特级教师李勤华领衔的小学英语工作室团队,围绕这个全新的课题开展研究,本期推介他们的实践探索。 摘 要: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科实践是基于校情、学情的实际行动,一线教师在此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主题的确
摘 要:在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主题起着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由此应运而生的“主题”,就必然带着一些指向问题解决的特性。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主题确定,可以基于学习内容的难点问题,立足学生发展的失衡问题,针对学生学习情绪的问题,结合地域文化的认知脱节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确定 在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主题起着联结和统领
摘 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教师有跨学科视野,积极推进跨学科合作,共同策划项目(活动),共享资源和经验,合力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堂的实施是重点和难点。教师需深刻领会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从知识整合、探究实践、全程评价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实施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有跨学科视野,积极推进跨学科合作,共同策划项目(活动),共享资源和
摘 要:聚焦主题的跨学科学习作业是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 的一个板块,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便于各科教师合作设计,也方便学生操作实施。实践中,可以基于学习场域、生活场域、文化场域、自然场域、社会场域进行设计。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 聚焦主题的跨学科学习作业是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一个板块,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便于各科教师合作设计,也方便学生操作实施。不同的场域
摘 要:主题活动设计是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一项“配套设施”。为了拓展学科教学内容,给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多真实的情境,面向全体学生开发了以“Harvest season—Autumn”为主题的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整体设计活动方案,确定目标、内容和思路,并从准备、体验再到展示,完成细部落实。 关键词: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主题活动设计是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一项“配套设施”。为
【编者按】 作业具有导向学习、巩固应用、延伸拓展的功能。单元教学需要整体推进,单元作业需要整体设计。本专题呈现语文和英语两个学科单元作业整体设计的案例,两则案例有着一致的理念和共同的求索。 摘 要:习作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应为学生提供读、写、创循序渐进的练习,引领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 设计单元前置性作业,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激发习作兴趣;设计单元过程性作业,在阅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以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推动他们深入理解与运用单元内的语言知识,提升其对单元主题意义的认识,促进其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形成。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单元教学目标出发,整体确定作业目标;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类学习活动出发,整体设计作业内容。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作业;整体设计 本文系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
摘 要:小学诗歌诵读教学,可以从声律入手,关注停连、押韵、声调和节奏等方面。教学中,要让学生找准停连,读出轻重缓急,除了意义层面的停连外,还需要注意情感表达层面的停连和逻辑层面的停连;关注押韵,读出和谐回环;感受声调,读出抑扬顿挫;把握节奏,读出情感脉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诵读;声律;核心素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聚焦核心问题的小学语文‘小研究学习’迭代研究”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习作教学提供新的助力。以习作教学《二十年后的学校》为例,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虚拟现实等“大数据”功能,丰富习作素材;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可以用“人机交互”功能,创新习作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工智能;习作教学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
摘 要:革命文化内容是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革命文化内容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生活经历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沉浸式体验是提升其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内容,深度共鸣革命情感,深刻感悟革命精神。具体方式有:在内心补白中感受革命人物的品质,在研读地图中深入革命时空的场景,在故事分享中体会革命精神的内涵,在角色代入中体认革命情感的延续。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沉浸式
摘 要:要实现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需要教师站在单元整体的高度来考量。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单元整体教学,首先要从“具体”到“抽象”,提炼出单元核心概念;进而从“内容”到“需求”,解构单元教学目标;最后从“知识内容”到“学习任务”,细化单元学习过程。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核心概念;真实情境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围绕核心素养以一定的逻辑统整单元整体
摘 要:现代的标准化乘法竖式是一种概括的简写形式,缺少了一部分过程,掩盖了进位的含义,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地思考“先乘再加”的计算过程,不知如何操作进位数字。对此,在学生初步掌握乘法笔算的基础上,设计一节拓展课,以画线乘法、格子乘法为主要学习材料,同时介绍 视窗法、筹算法和叠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感悟它们背后的“通理通法”。这样的教学,突破了学习的难点,重燃了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史
摘 要:基于“5E”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数学跨学科主题活动 “土圭之法的故事”,将核心问题确定为“古人如何确定时间?”,进而设计“古人如何判断时间?”“土圭之法与二十四节气有什么关系?”“如何说明‘立杆测影’的结果?”“不同地点的时间有何差异?”4个子问题,以及5个活动任务,由此安排4个课时实施教学。教学效果反馈表明,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
摘 要:分数的意义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以及后续 分数知识系列单元的核心知识,直接影响分数的运算和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份数意义、度量意义和商意义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 从比的视角理解分数,帮助学生完整建构分数的概念。教学有三大亮点:切换视角,突破局限;经验融通,揭示本质;多层变式,深化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比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