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旬刊、邮发代号:82-975)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出版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领域内的专业权威期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期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目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已永久入藏国家总书库,并被美、英、加拿大等海外多家图书馆订阅和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建设教育强国要正确处理的五对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五方面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教育强国建设事业的坐标体系中,教育装备将被赋予怎样的新使命、面临怎样的新机遇、需要怎样的新思维等
摘 要: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已成为推动教育创新的关键力量。以智能博物项目为案例,聚焦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项目化学习,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智能博物项目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浙江省;智能博物项目;人工智能;信息素养;数字素养 文章编号:1671-489X(2025)01-000-03 DOI:10.396
摘 要:近年来深圳市中小学积极推动基础教育领域的创客发展,但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刚刚起步,相关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策略亟待规范,基础性的活动资源与教材体系有待丰富与完善。从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海中学自身情况出发,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思维,实施基于STEAM创客教育的学科资源整合,将之融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同时切实寻求一种以生为本、以课程开发为核心、分年级分层次开设、自主研发的综合类校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正从量变迈向质变。概述教育信息化现状及教育信息化赋能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途径,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和网络调研等方式对陕西部分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教育信息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提出教育信息化赋能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如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教育信息治理等。 关键
摘 要:分析农村地区初中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初中化学培训的实施工作,展示项目实施成效,同时指出项目的局限性。为了推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未来仍需注重长期规划和持续投入,加强教师培训,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加强家校合作,积极应用新技术。 关键词: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初中化学 文章编号:1671-489X(2025)01-
摘 要: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利用MOOC开展校本研修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修模式和适合各学科教师的分类研修内容。通过研究发现:混合式学习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应用MOOC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研修的内容分类很有必要。根据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对未来研修活动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摘 要:手持技术是促进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教师手持技术接受度测评工具匮乏的问题,以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和Nielsen的可用性原则为依据,构建教师手持技术接受度模型,并通过对Z市152位化学教师进行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对222位化学教师进行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开发教师手持技术接受度量表,以促进手持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有效应用,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摘 要:在中国特色学徒制教育模式背景下,建立一支人员稳定、业务精湛的实训技术队伍,将促进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辨析对实训技术队伍的三种典型认知,分析实训技术队伍现状和主要问题,结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阐述实训技术队伍的新要求,提出转变观念、强化继续教育、明确岗位职责、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举措,推动高水平实训技术队伍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学徒制;高职院校;实训技术队伍;实训室 文章编号:167
摘 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探讨搭建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信息化教学述评平台的路径,旨在解决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化平台通过详细记录和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帮助教师提升职业能力,还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分析国家对教师评价和信息化平台的要求,提出信息化教学述评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提升的新思路。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专业提升;信息化教学述评平台 文章编号:1671-489X(20
摘 要:优势教育是一种以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强调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通过发挥学生优势,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现代化教育装备中的优势测评设备作为辅助开展优势教育的工具之一,通过设备测评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并依据评价标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从而制定适合各类学生的教育方案,为个性化教育提供重要依据。从优势教育定义、现代化教育装备在优势教育研究中发挥的作用、现代化教育装备实现优
摘 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作业从传统的以纸质单一性作业逐渐向个性化的智慧型作业发展。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对学生的分层方式较为粗略,作业缺少对学科整体知识结构以及多模态学生表现数据的考虑。在已有智慧作业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智慧作业系统模型,包括作业资源中心、作业设计系统、作业批改系统和作业分析系统四个部分,并进一步探讨作业分层与作业设计的策略,为后续的智慧作业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摘 要: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适时适度使用教具,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合作学习。基于此,以人为本、以器为用,探索小学语文自制教具的设计思路与实践应用。 关键词:自制教具;小学语文;实践应用 文章编号:1671-489X(2025)01-00-05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5.01.0 0 引言 在教
摘 要:在智慧教学背景下,希沃白板作为智慧教学工具,能够在初中地理活力课堂建设中起到极大作用。对希沃白板的课堂深度应用进行阐述,分析其对初中地理活力课堂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智慧教学;希沃白板;初中地理;活力课堂 文章编号:1671-489X(2025)01-00-03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5.01.0 0 引言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
摘 要:简要介绍大模型技术的原理,分析其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探究构建一种基于大模型技术的语文写作教学新模式,以期对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模型技术;ChatGPT;人工智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文章编号:1671-489X(2025)01-00-05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5.01.0 0 引言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得到高度重视。但小学数学教学在问题解决方面存在让学生的学习浮于知道、了解的层面,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等问题。BYOD能打破“分钟课堂”,突破封闭式教学的局限,它所具有的能将生活与课堂融为一体的特点可以有效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和发展。梳理归纳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一般流程,并将其与深度学习相结合,设计小学数学问题解决
摘 要:几何画板是一款易学且功能强大的软件,它的基本元素为点、线、圆,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变换、构造、计算、跟踪轨迹等,构造出较为复杂的图形。这款软件以其精确的度量与计算、智能的几何变换、直观的动态演示等功能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青睐。将这些强大的功能巧妙地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可以助力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关键词:几何画板;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核
摘 要:面对新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分析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中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的动因。其次,采用案例法,从学习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应用。最后,对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信息科技学科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在中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能有效应对教学条件发展不均衡、课程
摘 要: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变革。规模化精准教学是我国大班教学下的专有名词,薄弱学校要想在规模化教学的基础上实现精准教学,需要将传统基于小组合作的精准教学与智能考试系统有机结合:教师指导精准投送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异质小组合作及组间竞争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阶段性智能考试系统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的精准。“小组合作+智能考试系统”充分体现传统教学精准与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课优势,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时,利用微课优化实验指导,突出实验关键环节,改进实验演示手段。以小学科学具体课程为例,分析微课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策略,探讨微课如何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完成预期实验探究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微课;小学科学课程;科学素养;实验 文章编号:1671-
摘 要:通过对图像的特征分析、确定三次函数各种适合的形式,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选择数学模型、运算方向,确定运算规则的能力。利用图形计算器创设数学实验情境,学生猜想和作出对称中心,并且利用图像上的动点动态展现在函数图像上的对称点,概括三次函数的对称中心一般是它的拐点,并用图形计算器给出严格证明,探究其表达式对应的形式(零点式、中心式)。通过这一探究过程,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数学核心
摘 要:用文献法总结我国学前教育法规对幼儿园图书配备的规定,指出幼儿园图书配备中出现的问题,介绍国外幼儿园装备目录对图书的规定以及国外装备供应公司对图书的供应情况,提出提升幼儿园图书配备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装备;幼儿园图书;图书质量 文章编号:1671-489X(2025)01-00-03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5.01.0 0 引言
摘 要:应用BOPPPS教学模式是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用文献研究法对BOPPPS教学模式的内涵、单元教学设计进行归纳,分析BOPPPS教学模式各个环节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确定已经实施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为BOPPPS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创新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摘 要:信息科技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独立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核心。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空间,5E教学模式通过精心构建的一系列真实、逐步深入的场景和问题,有效地将传统的教学互动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课“在线信息的搜索”为例,阐述基于5E教学模式的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实践
摘 要:通过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能力可持续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各层次教育的主要目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作为新时代教育教学评价的指南针,为当前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阐述增值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为载体,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期对高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增值评价;高职;混合式教学;高中英语 文章编号
摘 要:新时期的教学提倡素质教育,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从学生的成长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与学习实践意识。此外,传统的讲授制学习模式已经不适合快速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新时期的课堂不仅要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互联网背景下各种前沿技术的引入,打开学生的思路。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人工智能趣味教学现状与问题展开探究,并通过构建“场景分析—理论认
摘 要:针对初中信息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途径,提出综合学业筛选、思维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查三个阶段的多元选拔模式,选拔考查方式则采用基于Bebras的测试,并从课程体系化、教学模式多样化、评价多维化三个方面提出初中信息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议。这些策略建议的实施将有助于从早期开始选拔和培养计算机学科方面的顶尖创新人才。 关键词:初中信息学;拔尖创新人才;学科竞赛;Bebras 文章编号:16
摘 要:在高频迭代的数字化资源、智能化工具和信息化平台的冲击下,信息技术课堂极易变成“技术擂台”,难以落实核心素养下的育人目标。为在现阶段使信息技术教学回归人的发展本质,从技术的“冷”与“温”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回归人文价值展开理性思考,具体分析信息技术课堂人文精神缺失表现出的“三重三轻”问题。将人文融合学科,重构课堂生态;将人文融入情境,优化项目体验;将人文融汇评价,完善育人目标,旨在通过信息技
摘 要:以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为背景,运用虚拟仿真软件FluidSIM、亚龙YL-382B型透明液压与气动综合实训设备开展理论与实训教学,重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探索项目化及任务驱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高职机电类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改革;FluidSIM;综合实训设备
摘 要:培训课程模块设计对提升培训课程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主要的培训对象和培训班进行分类,解析不同类型干部教育培训班的适合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梳理课程模块设计原则和方法,依据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培训班的课程模块及其主要目的和适用教学方法,旨在为干部教育培训课程规范化、专业化设计提供支撑。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培训班;培训对象;课程模块 文章编号:167
摘 要: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制图课变得丰富多彩,优化了教师的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信息技术在中职校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探讨融合信息技术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与课程价值提升,促进中职校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机械制图;中职校;教学改革 文章编号:1671-489X(2025
摘 要:科技教育是普通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厘清科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和App Inventor校本课程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科技教育理念,开展App Inventor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了解课程实施成效,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基于科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App Inventor
摘 要:在人工智能时代,将人工智能融入工程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现在小学课堂存在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缺乏对过程的关注、缺少对创新力的培养等问题。因此,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小学人工智能案例“AI智能体测仰卧起坐”为载体,设计小学人工智能工程教育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初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经历“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工程研究过程,提高创新能力和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进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小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在实验教学中实施实验设备、实验过程、实验方法的改进创新,引领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养成科学兴趣,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发展有很好的赋能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实验教学;科技创新教育;青少年 文章编号:1671-489X(2025)01-
摘 要:教材中的部分简单实验易开展,但有的实验在帮助学生构建概念的作用方面略显不足。以制作铸型标本创新羊肺观察实验为例,通过对原有实验的批判,形成实验创新思路,使实验更有效地服务概念的构建,促进生物概念教学。研讨批判形成实验创新思路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批判;生物学;铸型标本;实验创新;哺乳动物的肺;羊肺 文章编号:1671-489X(2025)01-0-06 DOI:10.3969/j.
摘 要: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但也存在职业技能竞赛的覆盖面与受益面有限的问题。赛教融合是解决职业技能竞赛与教育教学之间矛盾的途径之一。基于世界技能大赛开展项目成果转化是深入推进赛教融合的具体举措。世界技能大赛项目成果转化的核心是项目资源的重构与再利用,基本路径是识别需求、匹配资源与重构资源,构建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与世赛项目资源之间的对应匹配关系,形成成果转化需求,再经加工与重构
12月27日,教育部召开2024年全国教育数字化工作总结会,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总结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三年成效和经验,谋划未来三年教育数字化安排和重点举措。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会议,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光彦主持会议。 怀进鹏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育数字化
2024年12月25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推进会在京举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对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怀进鹏指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2024年12月21—22日,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七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在福建省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书记、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靳诺,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富,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飏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夏国明、秘书长李瀛分段主持。 王
「本刊资讯」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七届三次理事会暨七届五次常务理事 会在福州举行 (02.01) 数字赋能教育 创新引领未来 (09.01) 聚焦人工智能 畅享教装生态 (09.02)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实验教学装备分会成立大会在重庆顺 利召开 (09.03) 2024第二届教育信创论坛在重庆举行 (09.03) 新技术新装备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