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化”概念最早由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彼得·福纳吉提出,指“个体在有意图的心理状态下,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心智化体现了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时期是促进心智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要充分利用个体及团体心理辅导等途径,开展“体验—表达”型辅导活动,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或模拟情境中,通过多元的自我沟通和与他人沟通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新增的心理健康专题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实现锤炼意志、健全人格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资源。 在今年4月28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教育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了心理健康专题资源,供全国教育系统和广大民众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2年5月刊登的《优化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分析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法和路径,具有实践指向性,为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提供了借鉴。在建设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难以及时更新学生的心理档案,无法将学生心理档案的变化直观地呈现出来,心理档案的整理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等。该文为广大心理健康教师指明了改进方向。为了有
·主持人语· 生涯教育是结合学生的生涯发展特点和需求,运用生涯理论和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解决学生生涯困惑,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教育活动。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笔者带领的课题组近几年聚焦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开展了系统研究,本专题即为“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和“高中生选科科目与个人志向相结合的研究”两个课题研究成果的集中分享。
【摘 要】当下,高中生涯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面临着诸多困境:对新高考改革适应不良、缺乏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生涯教育开展能力不足、自身角色定位模糊、生涯教育资源调配能力相对薄弱等。为实现专业化成长,高中生涯教育教师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提高生涯教学能力,提高职业认同感,向优秀生涯教育教师学习,充分调配生涯教育资源。 【关键词】高中;生涯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3 【
【摘 要】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对促进高中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二者在教育目标和内容、教育方法和形式、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上存在重合,在进行教育实践时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需要将二者融合发展,以提高教育效果。面对高中生需要专业生涯指导的现状,学校应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将二者融合发展,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又能提高学生的生涯意识。 【关键词】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