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 福 家乡,是一座空灵的小镇。小巷繁多,重门叠户,斜阳晚照,小巷隔绝了世间的红尘,也似乎隔绝了过去与现在的时光。 犹记儿时散学归家,祖父便牵着我的手,一步步走在小巷的石板路上。那时天边的夕阳正红,祖父布满老茧的手,抓着我稚嫩红润的手,于无声中踱过一地金黄。年龄尚小的我不懂何为幸福,而今细细想来,幸福却也莫过如此——牵着祖辈的手,走着岁月的路,时光虽老,但有亲情的陪伴便犹如一路随着阳光,灿烂夺
母亲有一双巧手。 从我记事起,这双白皙的手就常常劳碌着。或忙于洗衣做饭,或忙于打扫家室,十几年来,几近永不停歇。后来,这双白皙的、光滑的、细腻的纤纤玉手,变得粗糙起来,手上的血管也因为操劳而凸起,在这双秀美的手上显得格外突兀。 母亲生来就有这一双巧手,从小时候起,她就格外地擅长绘画与剪纸。她在一张张宣纸上泼墨挥洒,又细致勾勒,所作的画即使不够专业,却也独有一番意境。天地高阔,曲水细流,碣石潇湘
我曾经是个“眼高于顶”的小家伙,尤其对父亲,简直一万个看不上眼。 我父亲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人。他个子不高,长得不帅,身材发福,头发谢顶,在我看来简直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优点。然而,这些外在的不足,还不是我轻视他的真正缘由。 父亲时常会有饭局,他也因此经常带我一起去,可我并不喜欢,哪怕饭局上有可口的佳肴。我不喜欢看到父亲在饭桌上谦卑圆滑的样子。我原以为以他的身份不需要他去做这些事,但我看到的却是
仍记得儿时的一年春天,我被外婆牵着,在乡间小路上慢慢走着。 走至某处,隐约闻见空气中混杂着几丝清甜,回过神时,眼前出现了大片泛绿的白。近瞧,原来是一朵朵形似喇叭的花,它们随着温和的风轻轻摇曳,阵阵芬芳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外婆,这是什么花呀?”我好奇地望着外婆。外婆笑着,伸手抚摸那洁白的花瓣,缓缓说道:“这是栀子花。”自此,我便爱上了栀子花。外婆是最懂我的,后来,她常带我来到这片花丛前。我常常会
那年春天,我和母亲搬到一个新建的小区,新的环境让我的内心酝酿出闪烁的希望。 这天有顶好的天气,耀眼的太阳,天空蓝如琉璃,我在小区的附近四处走走,看道路两边五颜六色的花儿有的已完全盛开,显然一副热爱生活的模样;而有的羞涩矜持,袅袅娜娜地开着,引得大批的蜂蝶在它们上方盘旋飞舞。 漫无目的地往前走着,我在寻找自己想要的花朵。新小区在城市的南边,不远处就是一片辽阔的庄稼地。忽然间我就发现了它,在一片美
盛夏时节,我与朋友漫步于老街。 老街略显寂静,只有三三两两的人徜徉其间,间或几个孩童在路边嬉戏打闹,为这静谧的街道添了几分生机。街道两旁的店铺挂着略显陈旧的牌匾,沉淀着岁月气息的砖墙,透露出一份古朴。老街的路由灰色石块铺就,小小的水洼在石块间悄然积聚。 走了许久,炎热的日光让人感到闷热难耐。正当我们口渴,恰巧遇见了一位卖果汤的老爷爷。他坐在摇椅上,嘴里哼着京戏,吱呀作响的摇椅伴随着他低沉的唱腔
南方的冬日与其他季节并没有过于鲜明的区别,只是风里渐渐染上寒意,打在手和脸上会发红发紫;阳光的暖意也渐渐褪去,白昼犯着困,工作的时间也比夜晚短了不少。这时候人们才恍然,冬要踏着歌来临了。我对冬的判断却并不在此,而是只要妈妈告诉我“要回外婆家吃饺子了”,我便知道冬要到了。 外婆的家乡一直保持着立冬这天家人团聚吃饺子的习惯。她说,家人一起吃顿饺子,这个冬天就会温暖舒心,阖家团圆。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
江南烟雨朦胧,带着中华古典气息的绮香萦绕在鼻尖。春雨绵绵,细雨打在透绿的芭蕉叶上,顺着叶尖的孤度,卷成一颗晶莹的露珠,沁出莹莹的光。 走进那素以粉墙黛瓦著称的苏州园林,江南水乡的雅韵便映入眼帘,典雅的风景吸引着我向园林深处走去。镂雕花窗,假山池沼,亭台楼阁,直至一砖一瓦的陈设,都别有一番雅趣。只是,这样的风景中,似乎少了些什么。 这时,耳畔惊掠琵琶声。 我顺着声音,追到一间清雅小院,便听见从
去年,有幸偷闲,两次到南京散心。 古城的夏和秋是大不一样的,一样的是,这里的时间是流动的,也是沉寂的。 南京出名的是梧桐。 夏天,巴掌大的叶子绿意盎然,绿得清新,绿得喜悦。不是那般浓重厚实的色彩,而是在阳光里,绿得亮晶晶的。古树参天,看不到尽头的梧桐道满是游人。透过树梢,阳光碎成一点一点的洒在我的身上。至于秋天,橙黄的叶处处包裹着南京,如此盛景,无愧“金陵”其名。漫步其间,如画中游,亦如油画
苏州城的河缓缓流淌,似是她跳动的脉搏。 暖风吹来三千年前丹桂的清香,一个彷徨无助的身影闪过——那是伍子胥被迫躲避着楚国的追兵。他的人生,仿佛已到绝境,无路可走。他却毅然设法突围,另起一行。 彼时,苏州城的这条河正从蒙昧中风雨兼程地走来,终栖居于江南。伍子胥来到这里,开挖运河,兴修水利,让她逐渐富饶,仿佛脱胎换骨。 白云千载,两岸人家枕河依旧,胥溪旁的桂花开了又谢。春秋战国的硝烟渐消,伍子胥另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在夜晚11点左右到达了九寨沟。它位于偏远的四川阿坝州,民宿很少。母亲为自己提前预订了一间民宿而庆幸不已,我却郁闷地想,这偏僻之地的民宿定是不美的。 果然,民宿派来接我们的专车似乎证实了我的想法,车身上有多处划痕,看得出是上了“年纪”的车了。唉,我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一位藏族小伙从驾驶座上跳下来,帮助我们将行李搬上了车。路上,他用夹杂着当地口音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着九寨沟的
于高山之上,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巅,更觉长风浩荡。 ——题记 驰隙流年,星霜暗换。我静静坐在古朴的木质长桌前,望着眼前纵横交错的棋盘,抬手落下一子,望向窗外那一轮明月,仿佛又回到了初见围棋的那一天。 云层低垂,落叶飞旋,巨大天幕下的城市华灯初上。晚饭后的我来到公园里散步消食,却见一棵榕树下有两位老人相对而坐,中间横放着一张棋盘,两人手边分别有一黑一白两盒棋子。他们沉着冷静,在这方寸之地间博
我在街上走着,听见有商贩在吆喝:“驴打滚,又甜又糯的驴打滚,快来看看啊!”叫卖声还在继续,可童年记忆中的味道却在瞬间涌上心头,阵阵红豆香仿佛又萦绕在我的周围。 记得小时候,熬煮红豆沙都在懒洋洋的下午,那天的天气往往不太好,或雨或雪,没法出门。奶奶就坐在锅边,看着红豆在氤氲着暖气的水里小火慢煮,随着时间流逝,一丝一丝的甜味逐渐在空气中弥漫,把人和小院通通浸入其中。 幼时的我总喜欢搬个板凳,坐在奶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题记 当消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落地窗折射到柔软的地毯上时,我才恍然感受到暖春的真实。眺望远方,晨雾朦胧了视野,我似乎看见千年前那群风姿卓越的少年。 时间远去,降落在繁华盛世,少年们匆匆来到长安考取功名。 白居易和元稹并肩走着,来到大雁塔下,许下鸿鹄壮志。当他们一举科考登第时,白居易笑着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时风光无限。往后面看,是杜
河西走廊,曾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碰撞。历史上,它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桥梁,无数英雄豪杰在此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河西走廊依旧璀璨夺目,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请以“走进河西走廊”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嘉峪关的天空是蔚蓝的,云是洁白的。此时身处嘉峪关的我,心情是明朗的。 几经周折,我终于来到了嘉峪关,这个被称作“天下第一雄关
在祖国西部,有一条蜿蜒曲折的长廊,闪烁着历史的光芒,见证着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这便是“河西走廊”。2024年暑假,我有幸踏上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进行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旅行。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着大地,这条走廊也就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张掖七彩丹霞、嘉峪关悬壁长城和鸣沙山月牙泉都开始在眼前熠熠生辉。 七彩丹霞是坠落人间的彩虹,是亿万年历久弥新的旷世之美。我们去了三个观景台,每个观景台都散发着自己独
2024年夏天,“不一样的孙悟空”在游戏《黑神话:悟空》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其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二是站在现代的角度重新诠释古老的故事,以别样的面貌出现在国人乃至世界面前。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人或事,换个角度看,深入挖掘,或许会发现她(他)更美好的一面,或许能挖掘出其独特的面貌。请将“不一样的 ”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
有些事,不是因美好而温暖,而是因温暖而美好。 ——题记 初二的时候,父母都要外派,我却不会做饭,只得找一家饭馆吃饭。有家面馆离我家很近,开了很多年,我常听见从里面走出来的顾客称赞道:“顶好的做面手艺,顶好的老板!” “来份阳春面,谢谢!”第一次来到这家饭馆的我大声喊道。“来嘞,马上好!”老板飞速地抻拉着他手里的面团,那溅上了油污的白衣袖此刻在我眼里只剩下一团残影。他抄起漏勺,轻抖手腕,不一会
【模拟金题】 人生路上,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平坦也罢,坎坷也罢……都是我们成长的基石;我们遇到的人、景、物……常常给我们以向上的启迪。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你对上面文字的理解,以“成长的基石”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 字。 【思路导引】 1.认真审题有窍门。 作文题目侧重于个人经历和个人成长,特别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例如“成长的基石”“向上的启迪
【模拟金题】 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画卷,总有新的色彩等待我们去涂抹,总有新的风景等待我们去发现。那道“新的风景”,可能是城市街角的一家温馨小店,可能是清晨窗外鸟儿的欢唱,可能是书中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字。请以“新的风景”为题作文,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新的风景”这一文题为偏正短语,核心在于“新的”。此“风景”含义宽泛,它既可以是生活里的新事物、新场景、新现象,也可以是个人成长中的新变化
【模拟金题】 请以“我闻到了生活的馨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导引】 一、审题 “我”强调了第一人称视角,要求作文内容必须是作者亲身体验与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闻到了”则打破了常规的视觉、触觉等描写方式,通过嗅觉的通感来传达情感。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生活的馨香”更具画面感和生动性。“生活”涵盖了日常的各个方面,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领域。“馨香”代表着
【模拟金题】 九年级的你,回望初中生活,既是个人经历的反省,更是人生经验的总结。让我们一起参加“学弟学妹,请听我说”活动,为即将入学的七年级新生介绍语文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请写一篇文章,围绕初中语文学习讲故事、说体会、谈看法、提建议。 提示: ①全面回顾你的初中语文学习经历,评估得与失,梳理出值得记取的经验和教训。 ②要考虑七年级新生的学习需求,确定文章的内容。 ③结合学习经历写,可以
作文开头难。连叶圣陶先生都说,一篇文章的开头极难,好比画家对着一幅白纸,总得费许多踌躇,去考量应该在什么地方下第一笔。不知如何下笔,似乎也成了写作者共同的魔咒。 与开头呼应的是结尾,结尾是文章的收束。但如果真的要把该写的在结尾全部写完,又少了别样的味道。言有尽,意无穷。宛若听音乐,余音绕梁方为最佳。 写好开头,便能定好文章的基调;写好结尾,便能明晰文章的落点。如何写好开头与结尾呢?我们可以将二
在我小学三年级那年,对面楼一扇窗户上攀附的浓密绿植被清扫了,我知道,有新邻居要来了。 没过多久,你的阳台就住下了春天。 木窗总是放纵阳光溢满了整个房间,在无尽的色彩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影痕。三角梅、月季、太阳花……开得好不热闹,一簇堆着一簇,争夺着春的画布;又似火焰一般,一点即燃,笑得比太阳还灿烂。有时春风在你的阳台上停歇做客,绿意的浪涛便更加汹涌,轻柔的“沙沙”声宛若对春的赞歌。几只飞舞的蝶萦绕
俏皮可爱的春啊,你是如此美丽,如此动人,令我魂牵梦绕。 风轻轻吹过,白云与太阳嬉笑打闹,它们趁着春意横生,在校园里遛起弯来。你看,那肉桂长得多么强壮,春给它穿上了灰褐色衣裳,叮嘱它不要着凉。阳光透过肉桂倒映着它的影子,肉桂看着自己强健有力的身躯,哈哈大笑起来。 校园处处是风景。喜好阳光的石楠正乐呵呵地享受着阳光浴,懒洋洋地伸展着枝条。它的嫩叶是椭圆形的,就像一叶扁舟,与它勾肩搭背的兄弟则是香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一叶小舟缓缓行驶在宽阔的江面上,一位少年长身玉立,腰悬一柄佩剑,昂首眺望,眸中盛满了光。初出家乡的他还带着几分青涩,眉头微皱,似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这是我与他的第一次相见。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细雨轻轻落在店家的青苔石阶上。时隔多年,再次相见,他已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多了些意气风发。听闻他的才华被玄宗赏识,要奉旨进京,有望实现理想和
人生如盛宴,时间乃大厨,烹饪出琳琅满目的佳肴,酸甜苦辣,滋味万千。然而,最令我难以释怀的,是那一碗看似普通的鸡蛋面。 忆幼时,每当日落西山,村院里便响起此起彼伏的唤儿声,小伙伴们玩累了就各自归家。我大汗淋漓地回到家,奶奶总是慈爱地看着我,催促我擦汗洗手。待我准备妥当,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已然摆在桌上。那面,葱花碧绿,鸡蛋雪白,香气四溢。奶奶则坐在一旁,微笑着看我狼吞虎咽,眼神中满是宠爱。 曾观
五月的风漫过南山,漳江上,插着两面猎猎作响的彩旗,每家每户门前都弥漫着艾叶的清香,又是一年端午节。 这一年却有所不同。早晨,天空中盖着厚厚的云层,太阳的光借着几处缝隙漏下,这对于夏日是极好的。 我和爷爷在晨风中奔向旷野,去采集艾草。布满绿意的田野是我的乐园,我摘下美人蕉的种子,扯下香蕉树的扇叶,惊叹于红薯开出的淡紫色小花。一路走走停停,和爷爷来到了奶奶种艾草的一块空地。艾草挨挨挤挤,在土地上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