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这种创造既遵循既有艺术的规范,又是艺术家天然禀赋以及想象力的独特的施展和发挥,为后世创造出新的典范和规范,所以中国画和书法永远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和创新的可能性。 本期报道的名家是方向军和赵社英。方向军先生的中国画以墨见著,气象苍茫,追求以水墨品质为底蕴的审美境界,他的作品既与古人相通,又显示了现代艺术的精神风貌,他的水墨语言和画风大大丰富和扩展了以重墨取向为主导的江苏画派。赵
方向军文兴国运昌 240cm×200cm 2018年 方向军 1965年生于甘肃民勤。2015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现为江苏省国画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艺委会副主任、二级教授、山水画创作研究所专职画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第三届、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奖,第四届傅抱石中国画双年展提名奖
方向军绝壁天梯图 240cm×200cm 2024年 方向军天凉好个秋 225cm×200cm 2016年 自方向军调入以来,他的山水作品就引起我的关注,同时我相信关注他的山水成就的绝不止于我个人,绝不止于江苏地界,我读了国内不少学者专家为他所撰写的评论和赞誉,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读了上述评论后,在加深了我对方向军绘画成就的了解的同时,也使我增加了一份为难之绪。 我还能为方向军先生再写点
赵社英 字坛蒲,号二慎堂主,。历任。、。参展、获奖中国书协主办的兰亭奖、全国展、中青展等全国重大专业书法展览数十次。举办由山西省文联、中国书协展览部、中国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3——赵社英甲子书法展,中国书协艺委会、山西省书协、山西书画院联合主办、山西恒青文博馆承办的2023·纵横仟墨·赵社英书法艺术展等。荣获山西省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出版《法帖解析临本——麓山寺
简单地说,我们的先祖,以其超凡的智慧,创造了东方人类文明,由符号而文字。自有文字始,便有了历史的记载,这就是华夏文明及其传统文化的根脉和书法的来源所在。因此,从古至今,学习书法,必从临古入。书不入古,终坠恶俗之道。所以,书法人与古为徒,已成不二法门。 那么,如何临古,临什么?如何像古,像什么?似乎又各有不同体悟和见解,这是很正常的。但目的应该是学以致用,传承经典,守正创新。 我个人总结了临古三
摘要:潘天寿不仅是一位著名画家,也是一名出色的诗人。藩天寿创作了许多诗意画作品,其笔下的鹰、松、荷等图像都带有明显的诗意。潘天寿的画与他的诗是相通的,正如其所曰:“文通妙绘造化师。”无论是从绘画对诗意的转换和拓展,还是从画家的情感注人和表达上看,潘天寿的诗意画都可堪称典范。潘天寿从“诗画一律”的传统观念出发,在方法论层面上对诗意画的创作进行了阐述和探索。我们对于潘天寿的诗意画创作及其“诗画融合论”的认识还很不够,甚至还远远没有在这一物阜之矿采擷到它的精华。探讨潘天寿的“诗画融合”观念及其诗意画创作的方法论不仅可以拓展我们对于潘天寿绘画的全面认识,而且对于我们当下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都具有启示意义。
摘要:关于书法的本质,古有“法象”“心画”二说。据此可知,书法具有客观“美于物象”与主观“表情达性”的本质属性。推而言之,“法象”说出自对八卦、文字起源的解释,故知书法载体应该为以“用”通行的历代官方正体文字;“心画”说源于对文章典籍内容的情感定位,故知书法书写内容应该是以“情”驱动的诗文典籍等文学作品。对于书法而言,以上四者,既是区别性属性,又缺一不可,故为书法的四大本质属性。据此,我们不仅可以抽象与概括出“书法”的概念内涵一一书法是以正体文字为载体,以文学作品为内容,表现主观精神美与客观物象美的汉字书写艺术;而且可以明确“书法”的外延边界。
纪润衔 1996年出生于广东汕头。201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2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青创中心画家,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委员。主要参展及获奖: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获进京作品;2025年迁想妙得——中国画作品展览;2024年八荒通神——第七届哈尔滨美术双年展,第四届乡风墨韵——全国
程雅嘉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24年《周末落雁岛》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展),并获共同缔造——第十四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银奖(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失眠》入选“城市,人物”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夜笼楚水》入选写生湖北——第二届湖北省风景题材美术作品展(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凝》入选时在辽河——2024中国工笔画青年新人新作展(中国工笔画学会,
小楷册页《艺文丛刊节选》(局部) 38cm×17cm 2024年获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铜奖 夏云 江西兴国人,。作品获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铜奖,第六届中国书坛“兰亭七子”,方正王献之小楷字库书写者。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楷书、行书),以及隶书展、楷书展、行书展、册页展等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30余次,其中6次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入展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征程:
赵毅 1992年生,山西夏县人。2015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供职于,专职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十期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成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进京展(隶书、行书);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届行书作品展;全国第三届篆书作品展;全国第四届隶书作品展;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全国第八届、第九届楹联书
摘要:清末民初画家陆恢以全能扬名于中国近代美术史,其在绘画方面于山水、人物、花鸟、果品无所不工,除了绘画才能,陆恢于书法艺术亦有不俗之造诣,其书法造诣足以媲美当时书家,惜其书名为画名所掩。陆恢的书法兼工多体,尤擅楷、隶、行三体,陆恢的书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格表现,试以陆恢书法风格为切入,兼对其书法风格分期进行考论。
摘要:赵少昂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坛巨匠,岭南画派第二代传承人中的杰出代表,与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合称“岭南四大家”。赵少昂的花鸟画特色鲜明,其描绘的花卉、虫鱼、禽鸟、走兽等栩栩如生、形神兼具;其山水画也独具面貌。赵少昂一生专注于绘画及教育事业,艺术追求纯粹,为岭南画派艺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要:巧渡金沙江是长征史上极具特色的一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成为美术创作的重要革命历史题材。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上曾多次组织有关这一题材的创作,目前收藏有三幅《巧渡金沙江》作品,分别是张漾兮1951年创作的油画《巧渡金沙江》、宗其香1959年创作的国画《巧渡金沙江》以及袁吉中1961年创作的版画《巧渡金沙江》。这三件作品诞生于不同的创作背景之中,依托不同的创作材质和创作手法,充分发挥了各个创作领域的艺术特色,成为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较为经典的作品。创作者切人视角不同,强调的战争侧重不同,带给解读者的观感体悟不同,相同的创作题材不仅没有限制创作者艺术独创性的发挥,反而形成了主题表达的多样性,充分反映出艺术语言的丰富性和艺术表达更多的可能性。
摘要:书画装裱,是中国独创的一种传统美术工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中国历朝历代的书画作品能够历久不敝,保存流传至今,多有赖于装裱的得法。民国时期,装裱工匠以地域为特征,形成北京帮、苏州帮、扬州帮、广州帮。书画装裱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洗、揭、修、托、镶、复、装等多道技术工序。书画装裱的最终目标,是务求可永久流传于后世。
李刚田:前些日子,颜涛将他的新著《甲骨文临摹与创作》书稿发给我,嘱我作序。我仔细阅读了书稿,深感颜涛的认真严谨和用心良苦。本书文字朴实无华,一如其人,他将自己长期沉浸于甲骨文书法学习、研究和创作中的深刻感悟和丰富经验,以最实际、最可行的方法倾囊相授给读者。该书从甲骨文的临摹入手,到如何进行甲骨文书法创作,都给了详尽的教案。书中除文字内容外,还排有大量图版。在创作部分,颜涛对书法的章法进行了分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