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曾璐锋夺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冠军,实现江西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 2022年10月,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李德鑫在瑞士举办的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勇夺家具制作项目金牌。新华社在李德鑫获得金牌的报道中评价道:这名“青年鲁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工匠精神。 “地处赣州的这所高职院校,诞生了2名世界冠军,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江西和赣州职业教育发
萍乡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职业教育,连续多年出台有关政策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此外,萍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时担任萍乡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实行“双组长”制。萍乡市委主要领导对职业教育发展作出多次批示,要求“统筹研究,结合萍乡市实际,制定相关方案,抓好贯彻落实”。萍乡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深化萍乡市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改革,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省文件精神落实到位,持续推动萍乡市职业
2024年以来,鹰潭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部署,坚持调结构固基础、重改革强质量、优服务促发展,推进职业学校高水平建设,服务区域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站位推动职业教育改革 鹰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度职业教育工作,深入学校一线调研,要求在解决“校不知企、企不知校”“校企联合育人留人难”等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市政府分
一直以来,吉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坚持抓职业教育就是抓民生、抓发展、抓城市竞争力的理念,着力优化顶层设计,加大建设投入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办学质量,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优化布局 构建职业教育新体系 吉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高位推动,研究出台职业教育“一市一策”方案,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1+3+N”职业教育体系,即1所本科高职+3所专科高职+N所
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是南昌市教育局直属公办普通中专。学校现有学生5000人,教职工357人,设立旅游商贸、信息工程、幼儿保育、机械电子四个专业部,涵盖8个专业大类16个专业,获得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第五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围绕
心安之地,赣江中游,在龙舟竞渡的地方,有一座千年古城,名为万安。在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万安县工业园区内,有一所专注于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学校——万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万安电子电路板技工学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万安分校。2021年,学校迁至万安县工业园一区创业大道19号,总投资1.3亿元。新校园规划科学、设计现代、环境宜人,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有学
作者简介 夏敏 女,1978年3月生,1995年毕业于南昌师范学校,分配至南昌市启音学校(现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中共党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西省特殊教育评估评审专家,江西省基础教育精品课(初中)专家库成员,江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成员,2023年入选江西省赣鄱俊才支持计划∙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项目。 这里,没有琅琅书声,却有润物有声;这里没
“爸爸,我们今天跑步比昨天远,对吗?” “嗯嗯,参加学校‘象征性长跑’活动以后,你跑步越来越棒了。” “嗯,我得赶紧把今天跑的里程记录下来。” ………… 日前,赣州市文清路小学环城路校区三(3)班一名学生与家长的对话让记者耳目一新。 “自学校开展‘象征性长跑’活动以来,家长和学生一起锻炼的意识更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了。”赣州市文清路小学党委书记周玉玲告诉记者,“象征性长跑”是学校党委
抚州市东乡区第四中学原为东乡磷肥厂的子弟学校,2003年起纳入地方管理。作为东乡城区的九年一贯制义务学校,如何把这所企办薄弱学校,办成一所拥有自身特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学校? 东乡区第四中学党支部坚持将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教学、教研、管理的各个角落,全力奏响师生心灵契合“四部曲”,走实弱校提升前行路、走暖师生携手温情路、走亮校园文化特色路,实现以党建引领“破题”、用工作成效“答题”的新途径。20
宜春市袁州区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版画之乡”。 新坊镇中心小学2014年开设版画社团,在非遗版画传承人余东方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了解版画知识并学习版画制作。 宜春市袁州区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进校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 新坊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了技艺,感受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宜春市袁州区南庙镇作为“武术之乡”
日前,为搭建科学教育学习、交流和实践的平台,江西省教育厅联合江西省体育局、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举办全省首届青少年学生科技运动会,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奇思妙想”演讲赛、科学调研(观察)报告创新发明赛(创新发明、AI创意编程)、科创实践赛(人机、轮式机器人、创意智造)等4项赛事,全省有100万名中小学生参加初赛,832支参赛队伍、1288名参赛学生进入省赛。学生们通过团队协作、激烈角逐,在
在空中“航海室”模拟造船并“扬帆出海”,在校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深入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在“金牌教练”的悉心指导下刻苦练习田径……寒冬时节,记者踏入萍乡市湘东区多所中小学,目睹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学生面孔,他们正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 “我们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以尊重学生主体、对学生未来负责的价值追求,抓实‘五育并举’,推进素质教育从注重规模走向注重内涵,让校园成为学生多元发展、健
探索于都县第二中学的教育发展之路—— 2024年11月23日,于都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于都二中)高三年级组织开展以“青春当立凌云志 逐梦奋进新长征”为主题的远足研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以别样的方式为中学生活留下生动一笔。党委书记李观福介绍,该活动从2016年启动,学校已坚持开展了9年。 中学时间很短,初中3年、高中3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到一生受用的东西?“把时间还给学生
2024年,金秋十月,正值樟树市临江府城学校的采摘节。笔者一行来到学校的橘园里,只见教师和学生正在忙碌地采摘黄澄澄的橘子,不时传来师生的欢笑声。 樟树市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临江府城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缩影。临江府城学校发生的这些变化,离不开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万淑华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她对教育的独特情怀。 “要干出不让老百姓失望的成绩” 樟树市临江府,古称“石龙城”,作为江西省第二批历史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突破,正深刻重塑教育的生态格局。面对这一新兴技术,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理解内涵及与教育的内在关联,精准把握教育领域所发生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挑战,从而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创新发展。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内涵关联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的人工智能技术,其核心在于能够依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崭新时代,人工智能正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面貌,成为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都昌县加快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建设,多举措提升学生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新路径,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县域教育发展之路。 一、人工智能技术使定制式教育成为可能 一是智能化教学激发自主学习。人工智能能模拟实验环境,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实现沉浸式
人工智能是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为学校发展带来新机遇、提出新挑战。人工智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教师要在理性认知的前提下,紧跟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主动适应时代之变、行业之变,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者。 一、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工作的新要求 一是转变知识观,强调智慧性。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知识不再是固化、僵化的存在,而是充满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基石,教育领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以下简称腾龙学校)积极应对教育变革,抓住人工智能给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探索教育教学全新路径,着力打造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典范学校。 一、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教学模式变革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教学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腾龙学
【案例背景】 <<< 监督指导学校依法规范办学行为,是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的基本职责。2019年至今,笔者共担任6所幼儿园的责任督学,负责园所的日常督导工作。作为一名责任督学,要善于发现问题,做一个爱“挑刺儿”、爱“找茬”的人,只有发现问题才谈得上监督和指导。我担任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责任区有乡镇中心幼儿园、村级独立园、民办幼儿园,其中有两所是教育质量较高、具
一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采用“学制分轨”(即横向上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两轨)+“学校分层”(普通高中校际纵向分等)的“双轨道+金字塔”式办学格局。 义务教育后首次分流,本应体现教育的分类属性,识别、遴选学术创新与技术技能人才,进而适性扬长、因材施教。但是,在传统的普通高中阶层固化的办学格局下,初中后的首次分流却成为依分数层层筛选生源、进入不同学校、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起始性因素。 二
2024年11月29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推出加强教师待遇保障“大礼包”。该“大礼包”中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主要措施涉及医疗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务和住房保障等方面,《措施》还提及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和做好组织实施等工作保障措施。 《措施》发出后,国内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引发社会的良好反响。《人民日报》网友“宇宙便是吴心”留言:
教育本是一片充满智慧与启迪的沃土。然而,网络曝光的诸如“晚上11点后上厕所被罚传阅1000份检讨”“让未订餐学生在操场用餐”“搜书包,扔零食”……这些现象,如同一股逆流,侵蚀着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不仅令人痛心,更值得我们深思。 这些“奇葩”校规,是对教育本质的扭曲。教育本是生命影响生命、灵魂感染灵魂的崇高事业,其核心在于培养人、发展人,而非简单地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去约束、限制。这些规定显然
赣州中学高度重视科学教育的顶层设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从多让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入手,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 理念支撑,做好顶层设计 学校秉持“让每一个赣中人都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办学理念,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特别关注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学校启动“聚焦小课题,激发大潜能”学生科研项目,旨在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增强其实践操
序曲:夜的不和谐音 在赣鄱大地、梅岭之畔的校园里,宿舍宛如一个个承载青春梦想的小社会,演绎着成长的酸甜苦辣。身为班主任,我听说过诸多宿舍故事,而女生110寝室因呼噜声引发的波澜,奏响了理解、包容与成长的旋律。 来自重庆的晓妍,如雾中山茶花般内敛羞涩,她常沉浸书本,构筑知识屏障。室友南昌的嘉怡似骄阳,爽朗热情;宜春的思瑶如清泉,恬静温婉、善察情绪;海南的晓琳像椰林海风,悠然平和。起初大家相处融洽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过:“一切人的一言一行最后都归结到我。”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与学生朝夕相处,启智润心,如一盏灯,照亮学生前行的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航作用。 2024年高考结束后,我收拾自己的办公桌,从抽屉里翻出几张泛黄的教师节贺卡——都是学生小辉写的,只是年份不同。我顿时鼻子一酸,眼角湿润,脑海回荡起刚工作时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 小辉是我任教的首届学生,一名来自农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