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以下简称“高”):提到中国工笔画,许多人受视觉经验和审美习惯的影响,认为其就应该是鸟栖林间、蝶戏花丛的传统面貌,虽然工致细丽、刻画精微,但图式不外乎是人物或景致的装饰化再现,其中的“物”更像是技法的外化,似乎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物”而已。此类观点其实是失之偏颇的。比如细观您的作品,便能发掘出一种由“物”及“悟”的特质,即不同系列的作品都聚焦于不同属性的主体物——这些主体物没有繁杂、喧宾夺主
[摘要] 经典党史主题美术作品或图像基于艺术形象进行党史叙事,创作过程凝结了党史专家与艺术家的集体智慧,往往具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特点。深入解读党史美术图像,有利于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审美认知、道德水平与思政素养。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类作品一方面没有普遍作为课程资源引入教学,另一方面只是作为图像资料充当文字的附庸,没有发挥出独特的价值,导致受众对图像内容的理解相对浅显。本文基于
[摘要] 中山国犀足蟠螭纹铜筒形器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资料,其中的蟠螭纹和卷云纹是发掘与研究现代装饰纹样的重要参考内容。本文采用图案解析法、计算机绘图技术、文献研究法,对中山国犀足蟠螭纹铜筒形器中的蟠螭纹和卷云纹进行文物概述与纹样分析,着重梳理其纹饰特征、构成法则、美学规律。同时,在此基础上论述中山国犀足蟠螭纹铜筒形器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概述其对现代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所产生
[摘要] 《绘事备考》是清初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绘画通史,学术界因其文本内容延续前人旧说而对其价值有所忽略。今考其书发现,《绘事备考》征引书目广博,王毓贤对之增补、删修,这些改动之处恰恰能展现出王毓贤的画学观念。他的画学观念承自老子、庄子,以宋代文人画理论为基石,强调绘画是“自然天成”的逸品、是“性情”“性灵”的抒发。同时,其对绘画功能的阐述中又有儒学的渗透。在清代的学术思潮下,其继承儒学,强调绘画的
[摘要] 吴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画家之一,被后世视为“元四家”中性情最疏离却也最具个性的绘画大师。历代有关他的讨论层出不穷,然而随着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史学科传入中国,吴镇研究的基本范式彻底发生了改变。20世纪上半叶,吴镇研究由日本学者首着先鞭。20世纪下半叶,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随着20世纪80年代《义门吴氏谱》的发现,中国大陆渐渐成为吴镇研究的学术中心。进入21世纪,
[摘要] 《玄元十子图》是元代赵孟创作的道教十子题材图传,描绘了关尹子、文子、庚桑子、南荣子、尹文子、士成子、崔瞿子、柏矩子、列子、庄子十人,形象皆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其中,庄子身着豹皮装束出现在画面里,显得独树一帜。历史上对庄子的记载与道教传统中对庄子的描述都突出了其隐士的身份,这与豹皮服饰的象征意义——“豹隐”有着一致性。本文以庄子穿着豹皮服饰的形象为线索,探究豹皮元素在隐逸文化中的使用情况和
[摘要]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元代佚名画作《鱼篮观音图》。此幅作品的用笔方式与人物特点同元代画家因陀罗的绘画风格极为相似。此外,该画两侧有中锋明本与息庵禅师的两则题跋。据文献记载,中峰明本、息庵禅师与因陀罗曾在河南汴梁地区(今开封)有过交集。故笔者通过考证,认为故宫博物院藏《鱼篮观音图》应是元代画僧因陀罗所作。 [关键词] 因陀罗 《鱼篮观音图》 画僧 《鱼篮观音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纸本水墨,
[摘要] 明清时期,女性画家的人数明显增加,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等地。当时,部分女性画家开始追求经济独立,选择以鬻画为生,还有一部分女性画家产生了职业追求,或成为职业画家,或成为私塾教师。也有一些女性画家开始从事创作和出版活动,且得到了文人群体的赏识。心学的兴起使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得以松动,女性的才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女性画家群体的兴起与江南商贾、书画世家对女性教育的重视分不开。女性画家群体的兴起
[摘要] 明代绘画中有一类重要的绘画范式——博古绘画,其内容是以古人进行鉴古活动为主题的绘画图式。宋代以后,历朝以博古为主题的绘画层出不穷,其指称范围、内涵与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各不相同,尤以明代最为典型。从绘画题材上看,其是一种涵盖人物活动和环境描绘的具有故事情节的场景绘画。这种绘画的功能倾向于记录博古这项特定的活动。正是由于其在绘画题材、绘画功能以及所处历史环境方面的特殊性,因而具有了层次更加
[摘要] 中国近现代漫画的形成与陈师曾以文人精英身份参与漫画概念的建构与实践是分不开的。他在1909年的《逾墙图》跋文中清晰地界定了漫画的概念——笔法简拙而注重意涵,并在1912年的《太平洋报》上发表了大量漫画作品,开国内抒情漫画之先河。陈师曾的漫画创作引入了中国画漫笔随写的笔墨状态。他的中国画创作同样也将漫画讽喻手法引入其中,体现了真率意趣,对后来中国漫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关键词] 陈师曾
[摘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内忧外患。中国画坛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事件与社会风潮密切相关,许多画家在这一时期聚集重庆。这一时期是他们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美术史的变革时期。宗其香作为其中的一员,对中国画进行了改革。他融合中西,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他在重庆时深受徐悲鸿的影响,创作了一批现实主义题材的画作,同时也用独特的笔墨描绘了嘉陵江之夜的奇幻景色,在夜景中找到了艺术创
一、党晴梵与于右任交游事略 党晴梵(1885—1966),名沄,字晴梵,后以字行,号邻泉村人、西河山人、二无、待庐主人,陕西合阳灵泉村人。党家世代经商,在广州开设有商号,运售甘肃、新疆等地的药材、毛皮、玉石至上海和中国香港等地出口,同时兼营水产进口,清末生意衰微,逐渐走向落寞。其父锋清公在合阳当地捐粟赈灾,名声显赫,清光绪年间授奉政大夫候铨同知,覃恩三代。党晴梵于昆仲四人中居长,自幼天资聪颖,九
[摘要]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对中国画专业而言,如何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机制,成为高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数字化时代的相关语境,旨在探讨高校中国画教学的改革路径及实践意义,以期在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艺术类人才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中国画 教学改革 数字素养 一、数字化时代的教学语境
[摘要] 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迅猛发展,动态插画在各类数字平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旨在探讨动态插画在数字时代的演化及其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厘清动态插画在数字时代的发展轨迹,特别是如何通过技术进步来扩展创意边界和提升视觉表达的力度。通过案例分析,本文揭示了动态插画在广告、网页设计、虚拟现实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展现了其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 插画 动态插画 人工智能 数字时代
[摘要] 元宇宙作为一种利用新技术手段链接与创造事物的媒介,正逐渐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影响。博物馆文创是博物馆将文化资源转换为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目前,与元宇宙相关的技术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元宇宙的概念具有先进性和开创性,其未来的发展将会为大众带来更加多元及突破传统的体验。本文旨在通过解读元宇宙的发展现状,探讨当前博物馆文创的创新性探索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 元宇宙 文创产业
[摘要] 目前,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对美术史、艺术理论等课程普遍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对美术史等课程的定位不准确。这些课程往往以科普的形式存在,难以直接指导学生的艺术创作。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对美术史课程的研发还不全面,传统教学过于侧重让学生记忆知识点,而忽略了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的本体特征。事实上,美术史课程在高职院校美术专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应当贯穿高职院
故宫博物院既是明清故宫建筑群与宫廷史迹的保护管理机构,也是以明清皇室旧藏文物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院藏文物体系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故宫博物院现有藏品25大类,共计180余万件(套),以明清宫廷文物类藏品、古建类藏品、图书类藏品为主,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美术作品。美术作品[1]一般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其他方式构成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立体的造
[摘要] 通识美育是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模式相结合。为高校学生开设能够传播中华美学思想、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通识美育课程,是新时代交给我们的新课题。本文介绍了现代剪纸艺术研究院开发的“新剪纸通识美育”课程。其作为通识美育课程进入高校,使学生通过学习唯美、时尚且兼具童趣的新剪纸艺术来提升自身的艺术品格,提升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实现
[摘要] 本文聚焦中国西南地区常用的农具——谷风车,以巴中谷风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结构与使用方式。同时,通过田野考察,从设计学角度解析扇轴、风箱、漏斗和漏口四部分的样式、功能及操作方式。巴中谷风车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体操作的适宜尺度和力度,设计方式体现了“因材施用”“因用制形”“因人度力”“借力打力”等原则,是以榫卯设计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农具。总体而言,研究谷风车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农耕文化的物质遗产
[摘要]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苗族传统服饰的技术形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大规模机械化复制生产的出现,在解放个体劳动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本文从品质标准的弱化、审美品格的丢失和市场消费的易主三个方面,阐述代际传承过程中引发的苗族传统服饰人文精神缺失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继承服饰制作中手作精制的礼仪、提升对苗族文化的认同感两个方面着手,尝试在现有技术形式的助推之下,重建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