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第三届链博会先进制造链主题活动现场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个浪潮是物理AI——Physic AI 尽管在当前日新月异的发展中,AI终将超越深度学习、生成式AI,但就5年到10年的中短期来看,物理AI迎来爆发期是可以现实期待的。 黄仁勋认为,人工智能是一种新的做软件方式,根据基本原理代替人类编码描述算法来预测结果,我们使用算法来学习如何从实例、信息、数据中
关于硅基觉醒,人工智能之从算法裂变到宇宙认知的史诗级跃迁,可知还是未可知,不仅是问题,也是知的愿望。 三场葬礼与一次重生 2016年3月,李世石对阵AlphaGo的第四局78手“神之一挖”,虽取得了人类选手在此次五番棋对决中的唯一胜利,却也埋葬了人类在智力游戏上的优越感;2022年,StableDiffusion用10亿张图像训练,终结了艺术创作的人类特权论;2024年,Figure01机器人
摘要:开源鸿蒙(OpenHarmony)作为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开源操作系统,自2020年开源以来已形成覆盖全场景的技术架构,支持从智能家居到工业控制等多样化应用,目前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拥有8100余名开发者、70多家共建单位和超10亿台设备,并通过与Eclipse基金会合作推出OniroOS加速全球化布局。未来需重点突破多内核架构优化、分布式能力提升、国际生态建设等关键领域,同时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加强国际标准对接,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和全球生态构建,为我国基础软件自主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摘要:毫米波通信因高频特性在5G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信道建模面临挑战。本文在阐述射线追踪、统计建模和混合仿真三种核心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分层处理的混合仿真策略,有效平衡仿真精度与计算效率,建立包含RMSE、MAE等指标的验证体系。同时,以中国联通北京冬奥会毫米波5G部署项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混合方法在保证2~3dB预测精度的同时,计算效率提升50倍,为毫米波系统在大型赛事活动中的工程化部署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钢厂关键设备,开展基于边缘计算的电气故障预测及智能诊断方法的研究。在分析钢厂关键设备电气故障特征和传统诊断方法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阐述应用边缘计算进行故障预测诊断的原理和优越性,旨在为提高钢铁企业设备运行管理水平、保障生产安全和稳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摘要:面向智慧校园建设需求,本研究构建了一种融合边缘计算与深度学习模型的机房管理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环境与能耗状态的多源感知、预测性调控、异常闭环控制。该系统采用分布式部署架构,集成多类传感器、智能分析引擎、策略调度机制,并通过实际应用测试,验证了其在数据处理性能、控制响应时效、节能效果方面的综合优势。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良好的部署适应性与持续优化能力。
摘要:随着港口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港口大型装备远程监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针对港口大型装备监控中存在的实时性差、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系统架构,提出了适用于港口环境的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方案和边缘计算优化策略。通过在北部湾港防城港码头的实际应用验证,该系统显著提升了设备监控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设备故障预测准确率达到 92% ,系统响应时间降低至原有的47% ,为港口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摘要:基于高速公路特大桥通信环境复杂、电力引入与资源协调难度大的情况,本文对无线多网融合技术在桥梁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阐述了5G、Wi-Fi6、LoRa等异构网络的融合方式与部署特点,介绍了跨行业协同机制在网络规划、杆塔利用、跨行业共建共享及接入资源协调中的实践路径。经深中通道案例验证可知,多网融合与协同建设可显著提升通信系统的覆盖效率与工程可实施性。
摘要:为提升电力营销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业务效率,本文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电力营销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分层架构设计,集成LSTM深度学习网络实现负荷预测,运用改进BP神经网络进行客户分类,并基于微服务架构构建系统功能模块。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分布式存储与流式计算技术处理海量用电数据,通过特征工程和模型优化提升算法性能。案例分析表明,负荷预测准确率达 93% ,客户服务响应时效提升65% 。
摘要:针对传统的数据中心网络测试设备静态管理系统中存在的协调效率低、能耗浪费两大核心痛点,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一种集成智能调度与能耗优化功能的创新型设备动态管理系统。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设备CPU利用率与分析操作日志等构建状态画像,结合可视化预约看板实现设备资源的透明化智能调度,并利用智能PDU动态管理设备实现精准能耗控制。经过企业实施数据验证,设备平均协调时间缩短 85.6% ,空闲设备能耗降低 42.3% 。本系统为企业数字化运维提供了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创新解决方案。
摘要:数智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学习分析、AI评教)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时性、精准性和闭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碎片化、反馈滞后、数据驱动不足等痛点,其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保障教学质量、推进智慧课堂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基于PDCA循环理论,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数字化转型路径,为高校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的智能化、持续化改进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范式。
摘要:为了有效地解决传统校园网机房空间利用率不高、能耗大、扩展性不强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模块化机房在校园网改造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基于新疆农业大学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经验,对模块化架构下的校园网网络供电、空调系统、机柜的封闭通道、综合布线等核心设计路径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还详细描述了从冗余电力、高效冷却、模块整合到智能监控等多个方面的具体执行策略。本文研究的改造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能效、易维护性等特点,可为校园信息化系统平稳运行和后续智慧化演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由于当前全球性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中的建筑空间密度过大,由此引发的建筑火灾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巨大伤害,因此,降低建筑火灾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成为重中之重。本次研究引入数字化创新方法,构建基于VR/AR技术的居民建筑火灾逃生训练系统,通过三维设计软件创建建筑空间和人物模型,并借助Unity3D引擎加入动态路径规划算法,实现多元化的交互设计,构建出完整的仿真火灾逃生训练环境。实践结果表明:采用VR/AR技术后能够呈现出良好的交互效果,路径规划的准确度和用户逃生决策速度大幅提升。项目的实施对于今后智慧消防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摘要:目前,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校园方面前景广阔,相关研究工作也大多局限于技术和方法方面,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手段,针对具体的智慧校园管理进行多维度、多方面、全方位的研究,并从需求、目标、用户、时间、场景、方法等六个方面出发,构建了数字孪生技术智慧校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