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这项以服务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的事业在中国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如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更肩负起帮助大学生通过学会胜任学业、职业和未来社会挑战获得更好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使命。 这一现实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准确定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可以看出,高
·主持人语·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持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要求各高校要“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有效落实该通知要求,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专题邀请了11位省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针对“大学新生心
【摘 要】研究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有助于了解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现状,提高心理育人工作的科学性;有助于培养大学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夯实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有助于探索大学新生健康成长规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开展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建立协同研究联盟、搭建专家论坛平台、设置“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专栏、组建跨学科专家团队、产出一批优秀成果。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
【摘 要】心理“适应”和智能“重构”是大学新生融入校园环境与任务情境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各高校在新生入学阶段精心设计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内容,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地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和适应新的学习任务。 【关键词】大学新生;环境适应;智能重构;生命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64-0010-02 【作者简介】1.邓铸,南京师范大学(
【摘 要】大学新生面临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转型,常常存在诸多适应性问题。为更有效地应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学校应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防止适应性问题发展为更严重的危机事件。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危机事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64-0015-02 【作者简介】1.陶新华,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大学生心理健
【摘 要】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团体辅导是面向所有新生开展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发展性、结构性、成长性心理辅导,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基于目标导向、未来导向、问题解决导向的理论,将大学新生的心理需要和社会化过程结合起来,采取连续的模块化辅导方式,让新生在体验性的互动辅导活动中建立归属感与安全感,学习解决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休闲等方面的适应问题,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为未来的大学生活打好基础
【摘 要】高校新生是大学阶段心理问题的多发群体。在高校新生心理疏导体系的建设中,把班级的功能性纳入考量,构建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疏导辅助体系,有助于填补学校心理健康部门服务中的真空,为高校新生的心理适应及未来发展提供支撑,也为建设更为科学的高校心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新生;心理疏导;班级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