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我国贵州至长江中下游一带遭遇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强降雨可能是受“列车效应”影响。专家解释道,“列车效应”是一种气象现象——在稳定的降雨带中,波列状降雨云团在大尺度风场的引导下依次移动,在连续经过某一地区时,如同列车的各节车厢经过同一站,它们累积的效应可能导致暴雨甚至特大暴雨的发生。 一连串的波列状降雨云团先后影响同一地方,就像列车的各节车厢经过同一站一样 那么,2024年南方
“双刃剑 生成式 AI的流行让大家看到了未来轻松工作的希望,AI在工作中节省人力、节省时间方面体现出了巨大优势,但这种优势要付出巨大的能源代价。 训练耗电 AI的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模型训练和日常运营两方面。模型越大,消耗的电能也就越多。以GPT-3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为例,其训练所需的电能消耗量约为 1287兆瓦时,这相当于480个中国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总量。 运营耗电 同样,GP
在单细胞生物的王国中,有一种名为“天鹅长吻虫”的奇特生物,属于纤毛虫家族的一员。它们体型小巧,身体长度在 40微米到100微米之间,与人类头发的直径相仿。因为其细长的“颈部”,它们还被赋予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天鹅的眼泪”。 天鹅长吻虫虽然微小,却拥有比身体还长的“颈部”,并且能够伸缩自如。它们的“颈部”能在短短30秒内拉伸至1200微米,是自身体长的12~30倍。觅食完成后,这一结构又能以
漆黑一片的深海中,光合生物无光可用,也就无法合成生命需要的氧气。然而,深海却并不缺氧气,这是为什么? 近日,科学家在太平洋海底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多金属结核会产生“暗氧”。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土豆大小的“岩石”,不仅富含矿产资源,还是海底氧气制造者。 多金属结核是大洋海床上的自生多金属矿产资源,半埋藏于海底沉积物之上,由核心和壳层构成。其主要成分为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核心通常含有微生物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在炎炎夏日下走了很远也没出什么汗,可是一停下来,汗水就止不住地流。这是为什么? 当我们运动时,血液会从皮肤流向肌肉,而汗液中的水来自血液,皮肤血流量小了,汗腺分泌量也会减小。然而,当我们停止运动后,肌肉中的血液会回流到皮肤,又因为此时身体内部积累的热量需要散发出去,于是能调动充足水分的汗腺便全力分泌汗液,从而造成了运动后出汗量反而增加的现象。 为什么运动时身体必须
尽管气候条件极为严酷,南极洲的生物多样性依然令人赞叹。南极地区的动物主要有鲸、海豹、企鹅等。在南极海域,人类曾捕获到身长37.8米的蓝鲸,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南极海域的磷虾资源同样令人瞩目,蕴藏量估计在10亿至50亿吨之间。 寒冷、荒芜的南极大陆,其实蕴藏了极为丰富的资源。 南极洲的冰盖和雪层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储备库,地球约70%的淡水资源汇聚于此。 在这片冰雪覆盖的大
据统计,全球每年产出约400万吨可可豆,但同时也会产生约70万吨废物(主要是可可果荚)。 近日,科学家为原本无法利用的可可果荚找到了新用途,他们将果荚内层的果肉和包裹可可豆的白色外膜制成凝胶,并加入巧克力中,以替代部分糖。 深受大家喜爱的巧克力,其原料是可可果内部的种子,每个可可果内部含有30~40颗可可豆,其他部分主要是不可利用的可可果荚。 这种新兴巧克力不但提高了对可可果的利用率
新生恒星又多又大 小麦哲伦星系是银河系的近邻之一,因为近,它也是天文学家理想的观测对象。最近,哈勃太空望远镜对小麦哲伦星系中的一个叫NGC 346的星团进行观测,发现其中大量密集分布的年轻恒星。NGC 346也因此成为目前人类发现的最活跃、内部恒星最多的星团之一。 近半大质量恒星在 NGC 346星团 NGC 346星团内部的新生恒星不仅多,而且质量也大。据天文学家推算,整个小麦哲伦
杏鲍菇控制的小车 包括杏鲍菇在内的大多数真菌都是喜阴的,它们会本能地避开光线。 根据此特性,科学家做了一个很酷的实验 杏鲍菇的菌丝和机器人被科学家结合在一起,杏鲍菇的菌丝充当机器人的部分大脑,通过微弱电流控制机器人行走。当科学家用紫外线照射菌丝时,菌丝会控制机器人远离光源。 杏鲍菇控制的机器人 除了感知光线,真菌的菌丝也能感知土壤中的物质。利用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开发出能够感知土壤化学
脑脊液是保护我们大脑和脊髓的重要“守护者”,它像一层天然的减震器,帮助大脑和脊髓抵御受到的物理冲击。同时,脑脊液也负责调节颅内压力,确保中枢神经系统保持稳定。它还参与营养代谢,帮助大脑和身体进行物质交换、负责清除代谢产生的废物,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可以说,脑脊液为我们的神经系统提供了多重保护,确保其正常运作。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普遍认为脑脊液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大脑和脊髓。 202
长颈鹿不仅脖子长,舌头也长,最长可以达到60厘米!长颈鹿还用这条灵活的舌头清洁耳朵、鼻子,甚至梳理身体上各处的毛发。 不仅如此,长颈鹿的舌头颜色也很特别,前半部分是深蓝色,后半部分则呈粉色。这种色彩的差异源于舌头中黑色素的分布,它能帮助长颈鹿的舌头抵御强烈的紫外线,避免被晒伤。
在古代中国,北极星被用来指引方向,它距离我们大约400光年,位于北天球正中央。最近,科学家用CHARA高角分辨率光学望远镜阵列,仔细观察了北极星附近的一颗微弱且近距离绕行的伴星,并绘制其轨道图。通过对伴星轨道图进行研究,他们得到了北极星更精确的直径和质量等信息。 新的研究数据表明,北极星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 5倍,比之前预估的要更重一些,而且它的直径大约是太阳的46倍。此外,CHARA阵列首次拍摄
在更新世(258.8万年前至1.17万年前)晚期,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岛上只有两种巨型动物——体重约500千克的侏儒象和体重约130千克的倭河马。当人类于大约1.4万年前来到该岛不久,这两种动物就消失了。 之前有研究表明,当时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有两到三群人(其中每群有几百到几千人)登陆塞浦路斯岛。问题是,这么少的人群似乎很难造成侏儒象和倭河马如此迅速地灭绝。 在最近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
2024年,长期限制激光雷达的“平衡困境”,被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光纤传感与通信团队攻克。该团队首创的新方法提高了现有激光雷达的感知效率,对我国国防安全、高精密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意义重大。 打破“不可能三角” 激光雷达,即利用激光来实现精确测距和感知,被誉为“机器的眼睛”,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遥感和工业领域,例如:为车辆的驾驶辅助系统感知周围环境;作为景深感知器判断手机机主
1859年,一场太阳耀斑引发了强烈的地磁暴,史称“卡林顿事件”。这场地磁暴的强度之大,导致电报线路中异常电流激增,引发大面积通信瘫痪,对全球的电报网络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引发多地电报局失火。此外,地磁暴还引发了壮观的极光现象。极光蔓延到地球的低纬度地区。在北美洲的落基山脉,极光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当地金矿工人误以为天亮了,纷纷起身准备早餐。极光亮度之强,人们甚至能在夜空下读报纸。我国地方志《
1665年,在与木星大红斑同纬度的木星表面,意大利天文学家卡西尼发现了一个大大的椭圆形暗色斑,他称其为“永恒斑”。他与当时的其他天文学家持续观测永恒斑,但到了1713年,他们再也追踪不到它。直到1831年之后,科学家才再次在永恒斑所在纬度发现了一个清晰的椭圆斑,这便是今天所知的木星大红斑。 由于对木星表面斑块的观测并非连续,因此长期以来,科学界对木星大红斑是否就是卡西尼当年发现的永恒斑一直有争议
取样之旅 “冥王号”全称的完整含义为:太阳系起源、光谱解析、资源识别、安全保障、小行星风化层探索者。它发射于2016年9月8日。2023年9月24日,它把自己提取的 121.6克贝努尘埃和岩石样本送回了地球。 返回舱 2023年9月24日,返回地球的冥王号在沙漠中着陆。图为冥王号的样本返回舱。样本提取时间是 2020年10月 “冥王号”的返回舱着陆情景 工作人员回收返回舱
2020年秋季,一场大面积山火席卷美国西海岸地区,在加利福尼亚州府萨克拉门托,随风弥漫的浓烟遮天蔽日,数日没有消散。这场山火产生的烟雾甚至飘散到了加拿大,在此期间,多座城市的空气质量跌至“有害级”,大量居民感到呼吸困难。 浓烟是火灾现场的头号杀手。当大量有毒烟雾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先是鼻腔被高温烟雾灼烧,然后喉咙中灌满炽热的灰烬。每一次呼吸,肺部都在撕裂般疼痛,双眼被刺得无法睁开,世界变得模糊
南方居留虎鲸是生活在太平洋北部的一种濒危的虎鲸。它们目前的数量仅75头左右,分成3个种群。它们几乎只吃大鳞大马哈鱼。但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丧失,以及大坝阻拦迁徙等因素,大鳞大马哈鱼也濒危了。 科学家注意到,在过去几十年里,南方居留虎鲸一直在戏弄甚至杀死年幼的海豚,但并不会吃海豚。这让科学家感到困惑:如果食物不足,那么南方居留虎鲸为什么不吃海豚来果腹呢?虽然生活在同一海域,但只吃鱼的虎鲸和只吃
你是否看到过这样的昆虫 ? 一对细长的丝状触角,绿色而柔软的身体,扑扇着四个透明的翅膀在空中飞来飞去,这就是著名的灭虫能手——草蛉。它们以其独特的捕食技巧,成了生态平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草蛉的一生 草蛉又名草蜻蛉,属于昆虫纲脉翅目。草蛉在幼虫和成虫阶段都拥有极强的捕食能力,其食谱包含蚜虫、介壳虫、红蜘蛛和蛾类幼虫,以及一些昆虫卵。在一些地区,人们将草蛉作为农业益虫,通过繁殖它们来实
在北美洲广袤的土地上,栖息着一种颇为奇特的生物——南方绒蛾。它们的幼虫外形极为独特,体表覆盖的柔顺毛发看似无害,实则隐藏着大量锋利的毒刺,也被称为猫毛虫。一旦人体不幸触及这种毒刺,皮肤便会瞬时产生剧烈的灼烧感,仿佛被烧得通红的炭块直接烙印在肌肤上。这种痛感并不会轻易消散,而是会持续好几天。有时,毒刺内的毒液甚至能够引发头痛、恶心,以及类似休克的症状。 会打洞的毒素 猫毛虫是少数几种纯粹
山野里的“红宝石” 莓,多地方言更喜欢叫藨(读“pāo”,也叫“泡子”),多指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的果实。在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林里,人们总能见到各式各样的莓子。远远望去,绿叶下悬挂着一串串红色果实,正透出红宝石般的光芒。仔细看,这一颗颗果实都由很多小果组成,植物学上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聚合果”,指的就是悬钩子这一类的果实,它是由同一朵花内的许多个离生的雌蕊发育而成的。鲁迅先生对莓
首次发现 1913年7月,一位英国人在我国云南德钦考察时,在滇藏交界的梅里雪山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植物——独叶草。这种植物身材娇小,高不足10厘米,只生一片近圆形的叶子,开一朵淡绿色的小花,叶和花的长柄就着生在根状茎的节上。这位采集家将独叶草带回英国研究,发现它不仅“花孤叶单”,结构也独特而原始,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植物。 原来,独叶草和大熊猫一样,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物种。目前,独叶草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脚部刺痛,就像赤脚在玻璃碎片上行走一般 刚开始,我只是觉得脚有点儿麻,就像是穿着袜子睡觉,但很快,这种麻木变成了刺痛,就像在玻璃碎片上赤脚行走。这种感觉不分昼夜,尤其是在晚上,我常常因为疼痛感加剧而无法入睡。最让我害怕的是,有时这种疼痛会突然变得异常剧烈,就像是有电流通过我的脚,我只能蜷缩在床上,无助地等待疼痛慢慢消退…… 糖尿病带来的神经疼痛折磨着千千万万糖尿病患者。作为
在云南的热带雨林边缘,西双版纳的餐饮人正悄悄地将一种不寻常的美味推向全国,它既非名声在外的菌子火锅,亦非那令人闻之色变的昆虫盛宴,而是源自澜沧江的一抹翠绿——水青苔。 小摊上售卖的水青苔饼 大自然的馈赠 提到青苔,你的脑海里或许会浮现出潮湿墙角或台阶上的苔藓景象。但云南人吃的水青苔,并不是苔藓,而是藻类,包括水绵、刚毛藻等。它们生长在流速缓慢、光照充足的淡水水域。 水绵 水绵是水绵属
尽管太阳能到电能的转换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但太阳能相比其他能源的优势太明显:稳定且总量巨大。稳定,是指太阳还能稳定燃烧至少数十亿年;总量巨大,体现在人类每年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地表可利用太阳能总量的0.1%。据估算,一年内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总量高达惊人的66×1022焦耳,上千倍于人类目前能量的年消耗量。 链接 几乎所有能源都与太阳能相关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由古代植物和动物在数百万
欢迎来到我们的“思维导图”专区!这里,我们特意留白,等你来填满。以本期策划为例,用你的智慧,将那些闪闪发光的知识点,像星星一样点缀在这个空白的思维导图上。动动脑,动动手,让知识在你的指尖跳跃,绽放思维的火花!轻松一点,乐趣无限,快来开启你的知识整理之旅吧! 在这个“总结思维导图”版面,你可以: 归纳关键词:从每个观点中提取关键词或短语,填入相应的气泡中。 添加颜色和图标:使用彩色笔或图标
欢迎来到“裸眼3D奇趣冒险”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你将探索一个神秘的三维世界。游戏时你无须任何3D眼镜或特殊设备,而只需使用你的双眼,就能解锁隐藏在二维图像中的立体秘密。 放松双眼:首先,找一个舒适的坐姿,保持页面距双眼一臂之遥。 聚焦技巧:盯着页面上的某个点,然后尝试让视线穿透页面,聚焦在远处的某个想象中的点上。 耐心观察:不要着急,慢慢地调整你的视角,直到看到图像中的立体效果。
本期主题:野猫 游戏玩法 石头剪刀布,胜者先掷骰子,根据骰子数字前进步数,走到“幸运”,根据提示获取幸运值,走到“陷阱”,根据数字找到“逃脱‘陷阱’挑战”区对应挑战。 逃脱“陷阱”挑战 5:倒退 3步。 9:请回答第 77页知识点3的问题,答错退一步。 11:冰封(暂停一局)。 16:请回答第 77页知识点11的问题,答错退一步。 20:倒退 1步。 26:请回答第 77页知
黏菌 在自然界中,有一种生物,它们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甚至不属于真菌界——它们就是黏菌。黏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们通常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如森林的落叶层或腐朽的木头上。 长尖团毛菌
你听说过吗?有些蝌蚪可以几个月不排便。
1蜗牛有牙齿吗? 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之一,其牙齿数量因种类而异。根据不同的证据,蜗牛的牙齿数量从几千颗到超过两万颗不等。 2海星有身体吗? 海星的身体结构非常独特,它们属于棘皮动物门,通常具有五条辐射对称的臂,从中央体盘向外延伸。近日一项研究表明,海星和其他棘皮动物的身体,其实是它们的头部。 3海平面实际并不“水平”? “海平面”这个概念在地理学和物理学上并不是完全水平的
1、彗星闻起来是什么气味? A. 臭鸡蛋味 B.炸鸡味 C. 沙拉味 D.没有气味 答案:A 彗星闻起来像臭鸡蛋,此外,还有尿、燃烧的火柴或杏仁的气味。 2、蚂蚁通过什么来呼吸? A. 肺 B.腮 C. 呼吸孔 D.鼻子 答案:C 蚂蚁没有肺。它们通过呼吸孔呼吸。 3、长颈鹿被闪电击中的概率是人类的多少倍? A.3倍 B.10倍 C.30倍 D.100倍
我是拉特·尼尔,我在曼芒星上最大的全自动纽扣工厂工作。整个工厂完全自动化,我是这家工厂唯一的生物,工作只是巡逻并排除一些 AI无法解决的问题。每个曼芒日,工厂能制造2×1023个纽扣。你问工厂需要的那么多材料从哪里来?这就不得不提这座工厂的伟大之处了,它本身就是个巨型矿石开采机器人,昼夜不停地从地下开采矿物,冶炼成各种原材料,只要原材料就绪,剩下的工作,包括物料分类、设计、加工、包装、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