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主线,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形成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以新生态范式量表为基础并结合中国地理国情和高中生认知发展特征进行中国化改造,构建适用于地理基础教育的人地协调观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3个一级维度及其下属的9个二级维度;而后,立足于指标体系编制人地协调观课堂观察量表。研究致力于为一线教师科学评价学生人地协调观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摘 要:贯彻建构主义思想的问题式教学有利于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课堂教学质效。本文以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治理为案例,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引导,从“创设问题情境,搭建问题支架—问题链设计,探究问题链—总结评价,形成意义构建”等环节开展问题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教师的引导,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及教师鼓励性评价等方式激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意义构建,凸显学生的主
摘 要:空间尺度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思想,也是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两大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问题式教学是新课标提倡的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本文选择“农业的区位选择”作为主题,并以河北高考地理卷的一组试题为实证案例,探讨空间尺度思想与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有机融合路径,重点探究从空间尺度视角设计问题情境、问题链条,在问题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渗透空间尺度思想,以此培养学生运用空
摘 要:意义建构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这与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问题式教学需依托情境,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的教学建议相契合。本文以意义建构为理论基础,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课为例,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意义建构—迁移应用”5个环节设计实施问题式
摘 要:为适应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本文以“水循环——如何让郑州不再‘看海’”为例,设计地理课堂项目活动,包括入项准备、项目知识建构、项目实践、项目成果、项目评价5个部分,在项目化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旨在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以期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方位育人目标。最后对项目化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持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质量。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水循环;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从学习进阶的视角创设学习情境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素养“螺旋式”上升的路径之一。本文在分析学习进阶与情境创设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工业”为初高中复习课的共同主题,建构情境创设进阶标准,从情境类型、情境文本、情境图表、情境设问4个维度,创设具有进阶特点的学习情境,为破解初高中教学衔接难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习进阶;初高中衔接;情境创设;工业 中图分类号:G633.55
摘 要: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设计能够突破自然单元和主题单元的局限,对于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土壤作为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纽带,其内容贯穿课程始终并与地理核心素养联系密切,是单元教学良好的内容载体。本文以“大土壤”为例,在明确“大土壤”概念及单元知识结构基础上,提出“大土壤”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并进行教学过程,以期为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土壤
摘 要:2023年全国高考三套地理试卷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素养元素,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命题旨向。本文分析了三套地理试卷的“科学素养”渗透路径和育人价值,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提升“科学素养”的实施路径,即课程标准寻“科学素养”彰显的原点、教材情境找“科学素养”挖掘的支点、实验实践觅“科学素养”培育的落点。 关键词:科学素养;高考地理试题分析;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55
摘 要:试题综合难度研究可以引领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本文以地理试题综合难度相关模型为基础,对其进行修改完善,依据改进模型对2020—2023年山东新高考卷地理试题的综合难度进行对比研究发现:2021年山东新高考卷综合难度最大,其次为2020年及2023年,而2022年最弱;“试题情境、背景材料”是影响综合难度的首要因素。基于此,为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达成立德树人总目标,本文提出“注重情境创设,
摘 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借助地理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成为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趋势。针对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实践力培养落实难,野外观察存在经济成本高、安全隐患、难以观察全貌等问题,3D GIS技术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具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阐明3D GIS技术赋能“地貌的观察”适切性的基础上,在案例设计中具体说明3D GIS技术开发教学资源的步骤
摘 要:3E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包括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表达(Express)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实施。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章末的“问题研究”为例,通过情境创设、以问导学、以图代言环节构建3E教学模式,并进行了课例教学实践。旨在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地理学习关键能力的形成,实现教学评价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3E模式;情境教学;问题研究;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和大单元教学,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助力学生深度学习、落实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课例,探索目标引领下、以评价反馈为核心的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路径:分析课标、学情与教材,凝练大概念;细化目标、整合学习内容,构建大单元;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完善评价体系,优化教学并培养思维。以期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
摘 要:依托真实情境开展项目式学习是问题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本文以“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为例,以“淮河流域湿地退化和恢复”创设乡土情境,并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课标要求设计任务目标、实施过程和综合评价,分别从“课前项目:乡土情境实践活动”“课中项目:乡土情境探究活动”“课后项目:学习总结展示活动”3个环节探索基于乡土情境的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路径,并提出以
摘 要:地理研学活动作为户外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形式,对学生地理学习和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针对目前地理研学中存在的资源开发程度低、课程目标浅层化、主题内容碎片化、评价指标模糊化等问题,以象山海洋主题研学为例,依据研学要素间的内部关系,构建研学资源开发链、目标培育链、线路扩展链、主题衍生链、成果展评链“五链共生”的地理主题研学活动开发模式及设计要领,并进行活动实施。 关键词:地理研学
摘 要:GIS野外实习是地理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目前,大多数高校的GIS实习主要依赖于室内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缺乏针对具体问题的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完整步骤的野外实践教学体系。本文以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夏富村为例,面向土地利用制图这一主题,介绍一套基于无人机的GIS野外综合实习的完整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接受全过程的野外研究训练,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GIS技术,同时也为高校开展GIS野外实习
摘 要:2023年全国地理教育硕士“田家炳杯”教学技能大赛是该项赛事的首届线下比赛。运用动态引导反思法进行赛程回顾,分析组织者的工作难点与参赛者的满意程度,归纳总结本次比赛的经验与启示,可为未来进一步优化比赛规程、提高办赛质量提供参考,以期促进相关赛事进一步发挥导向作用、完善流程规则、扩大影响力度,为我国地理学科教学专业优化教学方案,培养更高质量的地理教育硕士。 关键词:地理教育硕士;田家炳杯;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同时,“双减”政策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在深入推进、“三新”已进入全面设施阶段。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发展的系列顶层设计为基础地理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新机遇,也带来系列新挑战。 地理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