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作业设计既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又能促进他们的能力显著成长?” “有没有一种语文作业,让学生触类旁通、‘一通百通’?” “如何设计创新作业?创新作业如何避免形式大于内容?” …… 这些热切的询问,并非来自个别教师的,而是汇聚了无数站在教育前线的老师们共同的心声与期盼。 带着对教学质量与学生成长的不懈追求与深刻思考,面对传统作业的桎梏,我和我的团队以情怀为舵,以实践为帆,开始了一场关
记者:黄老师,您好!作为一名市级小学语文教研员,您特别关注创新作业设计这一课题,是什么促使您关注这一问题的? 黄小颂:我当了15年的教研员,深爱小学语文。我经常深度思考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改革,特别是创新作业设计的问题。自从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双减”试点工作一直在扎实稳步推进。如何抓住“减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与提升学生作业质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优化显得尤为迫切。“学为中心”的作业设计是新课标理念落地的有效抓手。然而,当前作业设计存在“学”的偏位,具体表象如下。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学”的偏位 (一)难度失衡,偏离学生实际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部分教师陷入“难度误区”,盲目追求挑战性,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
博览群书,自古以来是学习的根本之道。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道:“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对“读整本的书”的最早表述。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不同时期的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均就阅读课外书籍做了相关要求。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外阅读做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单元学习任务作业设计应基于学生发展,关注语文要素,课前开源引流、预习引导,课中丰富形式、导学落实,课后拓展、迁移提升,在系统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选择学习任务作业内容,教师要聚焦目标达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建构情境化、实践化、有梯度、有效度的学习,利用任务型作业支架,助力学生文
2022年版课标中的亮点是借助任务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小古文这一传统文化瑰宝,2022年版课标将其划分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此学习任务群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如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来深入探究文本中的观点、事实、材料以及其中的逻辑关系。小学阶段的小古文更多是在阐述一个观点,或者说明一个道理,通过文白对照的方式让学生
作业优化是贯彻“学为中心”理念的重要媒介。作业优化,既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优化,又是解读文本的重要表现载体。优秀的作业设计,能拓宽学习的外延,实现以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并自我学习。根据国家颁布的“双减”政策,作业量不宜多,且要摒弃无效的抄抄写写作业。既要执行“双减”政策,又要增质提效,对一线教师而言,除了课堂教学的设计,还有作业的优化设计。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和作业的优化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好的作业
在2022年版课标和“双减”背景下,建构以任务驱动的大单元作业系统,对赋能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将理清“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现状,解构统编本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单元编排的逻辑,建构以任务驱动的大单元作业系统。 一、理清现状,定准起点 建构以任务驱动的大单元作业系统,首先要发现作业设计的真实问题,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落实立德树人。 1.重视减数量,
“双减”背景下,作业不仅是学生由课堂共学走向课后自学的过程,还是内化知识,提升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单元作业的整体规划、提质增效,是撬动作业转型乃至课堂转型的一个重要支点。那么,“双减”背景下的一线教师如何突破困境,减“量”提“质”,编制一份科学、合理、高效的单元作业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与探索。 一、思考:小学语文单元作业之现状 作业
2022年版课标提出要关注学生校内外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设计主题考察、跨媒介创意表达等多种类型的作业。教师应吸收先进的理念,设计出具有挑战意味的创意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阵地。 吴泓老师说:“专题是为了集中,通俗地说,就是在一块地上,选准一个点,砸一个深深的洞。”专题探究作业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普遍问题、热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探究式的作业设计。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纸笔考试已难以满足对学生综合素养全面评价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方式,以期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成果和综合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无纸化测评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新模式,通过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结合游园式测评方法,构建一个全面、真实的学业与综合素养评价体系,为教育改革和传统文化传承提供有益参考。 一、理论架构与融合策略:桥接古今,智慧测评
四年级衔接着中年级和高年级,如何借助习作评改刺激学生下一阶段的习作学习,为五年级的习作学习做准备呢? 2022年版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还提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笔者尝试运用“情境·任务”作业促进中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全面推行,提出全面压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2022年版课标强调,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 目前,小学语文作业普遍存在布置随意、目标意识缺乏、类型单一、机械抄写等问题,且教师评价随意、内容单一,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我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该文篇幅短小,写了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机智聪明、遇事沉着冷静的优秀品质。本单元是以“彰显人物美好品质”作为人文主题,以“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作为语文要素。由于本课是小古文,还需以多读多诵为主,默读训练与思考问题恰当结合即可,即“感受司马光的形象”和“借助注释图片理解文意”双线结合,
一、概览书貌,激发兴趣,把书读起来 1.创设情境,走近科普 师:读书真快乐,快乐读书吧!同学们,咱们的“书吧专列”已经驶过童谣儿歌站、童话站、中外寓言站,今天,它即将停靠在另一个站点。看,这个站点给我们推荐了四本书,通过昨天的预习,它们属于哪一类作品?(出示) 生:科普类作品。 师:是的,欢迎大家来到科普站。(板书:科普站) 【评析:回顾以往读过的书籍类型,通过布置与完成预习作业,让学生
【教材分析】 《棉花姑娘》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从单元层面来看,本单元围绕“问号”这个主题进行编排。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其一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其二是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从课文内容来看,《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棉花姑娘请求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介绍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不同种类害虫的科学常识。全文配有5幅插图,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蚱”“啃”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晃”,会写“蝴”“蚱”等15个字,会写“蝴蝶”“蜻蜓”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 活动一 导入情境,走进梦中园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树
【设计初想】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神话”主题共选入四篇中外神话:《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其中《普罗米修斯》来自古希腊神话,是本单元唯一 一篇外国神话。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泰坦神。他创造了人,教给人类知识和技术方法,同时普罗米修斯向众神之王宙斯及其对人类的统治霸权发起挑战。本文主要讲述普罗米修斯为了解救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3个生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借助想象描绘乡村生活和谐的画卷。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解诗题 1.梳理方法,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之前习得的解诗题、明诗意、入诗境的方式感受了《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四时田园杂兴》,也开启了我们的乡村田园之旅。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首《宿新市徐公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章节明确提出了“革命文化”概念。统编本教材选编了40多篇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此类课文体现了国家意志,能传承革命信仰,弘扬时代精神,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我们要充分领会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价值,优化教学方法,释放文本的内生价值。笔者以四年级下册课文《黄继光》教学为例,谈谈以作业蓄力,优化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文道统一”的实践探索。 一、课前作业,拉近
黄小颂老师是我市首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也是我省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基地项目主持人。2009年她通过公开招聘选调进入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与我共同负责小学语文教研工作。2013年,我开始担任教研室副主任,负责教研室部分管理工作,只参与小语教研的大项目,小颂自然就成为我市小学语文教研的顶梁柱。 15年来,我与她配合默契,分工明确,带领我市小语团队披荆斩棘,一路高歌。自2011年以
蓦然回首,踏上三尺讲台已八个年头。八年时光,我早已褪去了青涩稚嫩,变得更成熟稳重,也成了同行眼中的优秀青年教师。回望八年来躬耕教坛的披星戴月,我也曾有过初为人师的忐忑与迷茫,如同行走在茫茫黑夜中,寻找那一抹指引方向的光亮。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生命中的那一束光,它不仅照亮了我的教育之路,更成为了我内心坚定不灭的火焰。给我带来这束光的人就是东莞市小学语文“领航人”黄小颂老师。 遇见光——听君妙言,找寻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孔子 韩愈曾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作为教师,如果心不诚,身不正,就不可能有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不可能有轻名利、重奉献,爱祖国、勇创新的精神。但凡在教育事业上喷芳吐艳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点:全身心投入自己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勤奋好学、钻研专业,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政治、业务
摘抄识记是学习语文常见的作业形式。然而,这种简单机械的作业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从而失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何让语文作业更加具有趣味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日,我正带领学生进行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的学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分别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习作“ 即景”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静态描写
起跑:初识活水 在教育这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上,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正如同一位不懈的奔跑者,不断追寻着那滋养心灵的“源头活水”。十年教龄,是时间的刻度,更是成长的见证。回望来时路,每一次挑战都如同一场马拉松,而我,正是在这样的赛道上学会了破圈成长,追寻教育之“源”。 初入教育领域,我满怀激情,却也深知自己知识的浅薄。记得班主任老师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