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础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需求 ,保护学生的学习个性。学生在学科竞争式的学习中没有优势 ,甚至不 “达标 ”,不代表没有学习能力 ,有可能只是缺乏这方面的趣味。教育界完全有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要更多地关注人的自由权利 ,关注生命。 关键词 :学习个性 ;学习能力 ;选择 课程有统一的标准 ,教学有统一的要求 ,学校有统一的规章。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不是要贯彻落实为统一的规格 ?
摘 要:安德森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是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修订版本。该理论从“知识”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分别分为4个类别、11个亚类和6个类别、19个亚类,对教学目标进行描述;表明了能力为不同知识在不同认知过程水平上的表现,对认知过程做了更细致的描述。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大背景下,重温安德森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可以得到一些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突出学习进阶过程,采用二维结构
摘 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改革的热点。尝试研制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工具: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从指向教师教学内容的“学科整合程度”、指向教师教学过程的“问题情境分类”和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问题解决程度”三个维度来建构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的模型,为教师进行有依据、有效果、有意义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SOL
摘 要:《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将“科学实践”作为科学教学改革的核心词,并提出了包括“参与证据论证”和“开发和使用模型”在内的8个科学实践活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包括“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内的五个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将核心素养的内涵纳入课程目标。通过三版标准中关于“证据”与“模型”内容内涵和进阶水平的比较研究,分析在现
【编者按】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有很多表现,大体来说,这几项不可或缺:对各种类型文本的解读能力,为传递观点、主张、情感的写作能力,以及为将这些能力传递给学生选择合适路径(设计问题)的能力。从本期开始,针对语文教师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短板,我们陆续推出“语文教师基本功训练”系列文章,希望引发读者讨论,共同探求更多元的解决路径。 摘 要:语文教师应将识得语言文字的趣味作为一项基本功。识得语言文字的趣味,主要
摘 要:教师说不好课的主要原因在认知的偏差、理解的不足、表达的缺位等方面,具体表现为误把说课当上课、缺乏独到的见解、内容的主次不分。说课要说得好,教师首先要明确说课的对象以及预期达成的效果,了解说课的内容与形式;在此基础上,可采用“学习内容分析—学生认知水平分析—学习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教学思路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的说课流程,对每一个环节做精准的把握和到位的阐述。 关键词:中学数学;说课;对
摘 要: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不仅要关注外显成果的公开发布,也要借助可视化的成果载体,直观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收获。用可视化的成果呼应项目化学习的目标,确保了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用阶段式的成果承载项目化学习的任务,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文本阅读和项目探索中;用过程性的成果评估项目化学习的价值,关注学习成果产出的过程,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增值与进阶。 关键词: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外显成果;内隐成果;《诗
摘 要:对于数学疑难内容的教学,教师的讲既重要又必要。数学教学需做到“五讲”:讲准确、讲简单、讲直观、讲创新、讲优美。它们分别是体现数学逻辑性的应然要求,消解数学复杂性的必然要求,降低数学抽象性的基本原则,贴近数学探究性的崇高目标,以及凸显数学审美性以实现快乐学习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讲授法;学科特征 * 本文系四川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ZY16001)、四川省教育科研资
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增了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的内容。两个公式分别“由因导果”“执果索因”,都是用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复杂事件的概率。从编排顺序、问题情境、知识阐述以及例题与习题等方面对现行7个版本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关这两个公式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优化引入公式的问题情境,提供解决问题的直观模型,增加全概率公式的探究活动,强化贝叶斯公
摘 要: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运用产出导向法,可以让学生在输出的驱动下,深入文本开展阅读,促进续写语篇与原文的相融相合、协同一致。驱动阶段,引导学生基于语篇,尝试产出;促成阶段,引导学生深入语篇,从结构、内容、语言三方面入手,实现产出;评价阶段,引导学生超越语篇,优化产出。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以“语言输出假说”为基础,强调输出对输入的驱动作用,旨在解决课堂教
摘 要:“5P教学法”遵循接触、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语言学习认知规律,体现了“输入—内化—输出”的语言学习过程。准备阶段,学生在导入中热身;呈现阶段,学生在新授中感知;操练阶段,学生在交流中体验;生成阶段,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提升阶段,学生在反思中成长。 关键词:高中英语;5P教学法;输入;理解;输出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促进关键能力提升的普通高中动
摘 要:LIC模式包含字面阅读、解释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三个层次。教师可以基于LIC模式,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字面阅读层次,问题驱动,初涉语篇;解释性阅读层次,聚焦主题,深入语篇;批判性阅读层次,赏析品鉴,超越语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LIC模式;阅读教学 根据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克劳利和芒廷将阅读分为三个层次:字面阅读(Literal reading)、解释性阅读(Interpretive
摘 要:Reducing e.waste是《21世纪学生英文报》中的一篇新闻报道,提倡要加强电子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这一拓展性阅读语篇的教学,尝试以活动贯穿,主题引领——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建立对语篇主题的“初印象”,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展开对语篇主题的“深探索”,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形成对语篇主题的“高认知”。 关键词:初中英语;拓展性阅读;语篇教学;新闻报道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报刊阅读得到
摘 要: 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契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旨趣。由于单元主题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范围”,因此,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可以由单元主题统摄,围绕单元主题整体推进:围绕单元主题,构建结构化目标体系,创设表现性评价标准,设计情境化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历史;单元主题;价值导向;表现性评价 *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时空观念’素养提升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摘 要:物理是基于现象观察和分析的一门学科,整个物理体系就是在对已知现象的不断探究和推演中间逐步建立起来的。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物理现象有很多,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地选用,以充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教材中提供了一些物理现象及其演示实验,教师还可依据学情、校情,在用透这些“静态素材”的基础上,合理选用更有体验感、更有思维深度、更能触发关联性记忆、更易于复现的物理现象
摘 要: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育与提升,始于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的萌发,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智慧,建立于师生间教学相长的默契,落地于精心设计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教师可依托化学史,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融合科学探究,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创设社会性科学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 关键词:初中化学;批判性思维;化学史;科学探究;社会性科学议题 *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
摘 要:卡夫卡的《变形记》被选编在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小说寄寓了作者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究。深入探析其文本主题与写作手法,是带领学生领略现代派小说独特之处的前提。文本主题层面,小说通过与现实对接的荒诞变形,体现从“生理异化”到“精神异化”的深层主题;写作手法层面,主要包括蕴含双重真实的夸张和平凡物象中的深刻隐喻。 关键词:高中语文;《变形记》;小说教学 卡夫卡的《变形记》被选编在
摘 要:《湖心亭看雪》所呈现的冰雪之境、幽冷之意,是由作者张岱忆叙前朝往事时的心绪所致,可谓境由心造,意由心生。营造的冰雪之境,蕴含的是故国之思与出尘之志;传递的幽冷之意,表达了聚散无常的感伤,彰显了忠于故国的铮铮风骨。 关键词: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故国之思;风骨 晚明文人多受王阳明“心学”、李贽“童心说”等思想影响,使倾向自白自娱的晚明小品不拘格套。张岱被小品研究专家吴承学誉为晚明小
摘 要:由某地高三期末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出发,关联近三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题,从必要性、相关性与限制性三方面梳理阐述其注释细节,即:非必要不注;充分考虑注释的作用,确保考查角度与注释相辅相成;注释不是越多越好,减少有无用的信息。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题;注释;命题 近期,某地高三期末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题,选用的是苏轼的《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携手河堤上作此诗》,题目如下:
摘 要:素养立意试题的特征是以检测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旨归,指向问题的解决,具有综合性、情境性、开放性等特点。素养立意的试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打开,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的应用性,体现学科价值,有利于引导学生活学迁移,避免死记硬背、机械刷题。 关键词:高考试题;素养立意;特征;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相继出台,命题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