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时,小宇时不时地逗弄婷婷,把婷婷惹恼了,婷婷生气地挥手打了小宇一下。教师只看到婷婷打小宇的瞬间,便批评婷婷:“你怎么可以打人呢!”婷婷小脸涨得通红,两个拳头握得紧紧的,又生气又委屈地说:“是小宇先弄我的。”教师说:“那你也不可以打人。”然后,教师也批评了小宇。后来,教师请小组同伴合作画画时,婷婷拒绝跟小宇一起完成。教师见婷婷还在生气,有点不高兴了:“我刚才不是批评过小宇了吗?你怎么还生气?
2000年,四川蒲江县南街幼儿园开启了课程改革。作为一所典型的县域乡村公办园,20余年来,该园始终将儿童作为教育的出发点,通过扎实的研究,从自然中探寻教育的本质,由自然的环境生发自然的课程,继而形成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彰显“环境自然,教育自然”的特色。他们的研究成果荣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他们的研究和实践,他们所坚持的真实自然、简单质朴的教育,为孩子们创造了有质量、有意义的
优质的园所环境,就是一本立体生动、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环境中隐藏着教育,是支撑幼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认为,自然教育不仅仅是指教师借助自然资源去实施课程,更重要的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支持幼儿融于自然、戏于自然,让教育在环境的浸润中自然发生。在自然教育理念下,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仅要积极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还要顺应幼儿的发展需求,关注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可积累的有益经验。自然教育理
提到主题课程,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幼儿园都在基于园所实际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在课程实施中,您是否出现过一个劲儿地追随幼儿的兴趣生发活动,却发现整个主题活动进行下来,幼儿的经验并未得到较好的生长与拓展,甚至有时活动方向还会走偏的情况?又是否出现过因为考虑幼儿的整体、全面发展,从许多不同的点切入生成活动,却造成各种活动“拼盘式”组合,幼儿获得的经验零散、缺乏连续性? 我园对自然教育探究性主题课程的
作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家庭、社区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追求教育的自然无痕,把教育融入生活中,实现教育和生活的一体化,我园一方面在园内树立全员育人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家庭、社区的力量,推进家、园、社协同共育,力求实现“人人都是教育者,时时处处有教育”。下面就来具体谈一谈我园的思考与实践。 一、园内树立全员育人的责任意识 幼儿园作为
幼儿园课程是引导幼儿积极投入并获得有益经验的各类活动的总和,它不仅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途径。适宜的课程承载着幼儿的童年生活,是实现幼儿园培养目标、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保障。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只有落实在课程建设的进程中,才能产生实际的影响。那么,如何构建真正符合幼儿生活需求、支持并促进幼儿发展的幼儿园课程?长期以来,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思考并寻
近年来,日本学前教育因其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和丰富的保育教育经验,受到了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充分肯定。中日文化交流自古有之,中国和日本无论是地域环境还是文化背景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我们若能借鉴和汲取日本学前教育的有益经验,会更加有利于我国幼儿园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同朋幼稚园是位于日本名古屋市的一所私立幼稚园,与日本同朋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该园的办园理念是为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我园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精神和价值观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不断探寻有效实施路径,让传统文化教育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生动,展现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融入儿童一日生活,采用多种活动形式 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教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出台后,全国各地幼儿园积极响应,开展了诸多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许多幼儿园常常采用告知幼儿相关知识或安排幼儿进行相关制作活动等方式,导致幼儿常常成为被灌输者,缺少体验或只有浅层体验,难以达成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建立归属感的目标。我园在实践中发现,当教师引导幼儿对传统文化资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已具有较强的色彩辨识和表现能力,能通过观察、比较,分辨出色彩上的细微差别,能用各色颜料调出自己需要的“新”颜色。虽然大班幼儿的色彩辨识和表现能力有所增强,但他们很少留意生活中那些寻常物体所呈现的色彩美,画画时常常会依据对物体固有色的直觉经验笼统概括地表达,一般不会想到环境也是影响物体色彩的因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
设计思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幼儿要“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大班幼儿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但分析、推理能力还比较弱。《汪汪队立大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部动画片,动画片里的汪汪队队员聪明、勇敢,幼儿平常喜欢扮演汪汪队的成员开展游戏。基于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教师生发了
人生因探索而充满趣味。 有这样一位幼教工作者,她的人生轨迹完美地诠释了“探索”的意义。从一名懵懂的乡村幼儿园教师,到成为绍兴市幼教界首位省特级教师,再到培养出一位省特级教师、多位省教坛新秀及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上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书记、园长贾秋美回望自己走过的36年幼教生涯,将其浓缩为两个字——探索。 她不仅探索自我成长的高度,更是深入地探索儿童成长的奥秘。在幼教之路上,贾秋美如同一个探索者,
“孩子们,我是卞老师,会变魔术的老师!”每次来到孩子们中间,卞娟娟总喜欢用这种特别的方式介绍自己。 从教近30年,“求变”一直是她幼教生涯中坚持的“不变”,也是她教育人生追求的哲学智慧。 卞娟娟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并担任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专业上的不断攀登,使她的教育之路越走越扎实、宽广。在一次次的创新和改变中,她实现了职业生
早期教养实践是以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的。托班孩子年龄小,个体差异大,教师须因人而异地实施教养。尤其当孩子有特殊表现和需要时,教师要精准识别,科学地设计和实施个性化教养方案,尽早干预,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支持。下面,我以茜茜的转变为例分享我和小组成员的所思所行。 一、设计个性化教养方案 初次见到茜茜时,我和搭班教师既觉得她胖嘟嘟的很可爱,但也担心她可能超重了。之后,保健医生反映,茜茜的入园体检
11月初的一个上午,小班孩子在户外活动时惊喜地发现,路边的一棵果树上长满了小小的、圆圆的果子。他们并不知道这是金橘。 轩轩和乐乐率先摘下果子,激动地和教师、同伴分享:“老师你看,这个果子好小啊。”“这是什么果子?”其他孩子见状也上前观察,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这是橘子吧?闻起来有橘子味。”“不是吧,橘子没有这么小。”“可是它是黄黄的,会不会是橘子的宝宝呢?”“我知道,黄黄的,小小的,是柿子
●卷首 让乡村资源“活”起来/杜丽静……………1、2.1 儿童的自主与教师的支持/岳亚平…………3.1 真诚的教育/杨颖慧…………………………4.1 合理期待和正确归因/张 舒………………5.1 相信孩子/唐晓晴……………………………6.1 在关注和理解儿童中反思/臧蓓蕾………7、8.1 天性里的偏见及其教育遐思/黄 进………9.1 看见儿童学习中的自发力量/席海燕……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