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劳动用所谓的游戏来包装,是当前很多幼儿园用以提高幼儿劳动积极性的主要策略。有的幼儿园把整理玩具包装成“宝石大作战”,把倒垃圾包装成“消灭怪兽”,把扫地包装成“打地鼠”,等等,幼儿可以通过这类活动获得游戏积分、神秘奖励。有的教师发现幼儿对平常的值日、自我服务兴趣寥寥,就在角色游戏中设置各种职业,安排幼儿去承担制作、售卖等假装的劳动任务。 但是,随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娱乐化,其根本价值也悄然消解。教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幼小衔接对儿童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在实然状态中分属不同学段,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行动模式,以至于儿童在入学初期面临适应难题,家长也为此感到矛盾和焦虑。这一问题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多年来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难点问题。教育部为此于2021年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
幼小衔接对于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学前教育质量的延续以及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深圳市南山区近年来经过持续的探索,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改革。前期以幼儿园为改革主阵地,将“去小学化"作为常态化督导内容,禁止在幼儿园阶段提前教授小学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小开展合作以了解儿童在衔接期的困难和需求,推动双方对幼小衔接的价值形成基本的共识。但通过调研发现,实践中仍面临幼小协作流于形式、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多年来,国家一直重视推进幼小科学衔接。202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幼儿园和小学要从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方面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并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 东莞市高度重视幼小衔接,深刻认识到建立长效机制对于幼小衔接研究工作的全
大班的户外建构游戏中,男孩航航利用积木搭起了房子。在搭建屋顶时,他本来想找一块长木板架在两边的支撑柱上来封顶,却发现最长的木板已经被用完了,而短一些的木板则不够长。于是,他改变了方案,找来两块短木板,分别搭在两边的支撑柱上,并找来方木砖搭在上方,将其压住,使其保持平衡。运用这样的方式,他将两块短木板连接在一起,达到了跟长木板一样的搭建效果。我在一旁观察,为航航的这种创新的做法而惊叹。以往在遇到
案例中,当教师为航航搭建时的想法和做法赞叹不已时,航航却只是沉浸在“住进房子”的喜悦之中。教师的困惑凸显了儿童视角与教师视角的差异。这种差异促使我们反思:当我们试图将孩子的下意识行为转化为“标准化"经验时,我们其实是以成人的思维框架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探索。 航航在搭建时确实表现出创新的行为,然而他自己或许并未在意识层面觉察这种行为的创新性。在游戏中,孩子的思维往往聚焦于自己当下想做的事情,比如,搭
“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这句话说说容易,但要落实到日常教育实践中,还需要教师不断修炼内功。 我也遇到过与案例中相类似的问题。在一次室内积木建构游戏中,我观察到男孩舟舟搭建了一堵墙。他将积木用错缝的方法一层一层往上垒,上一层的积木总是比下一层的少一块。看着那些有规律排放的积木,我马上想到其中蕴含数学学习的机会。于是,我引导舟舟去数一数每一层积木的数量,还拍下了他数数的视频,打算在游戏分享
在实践中,游戏分享常常由教师主导,表现为“教师提问,孩子回答”,分享的内容也围绕教师预设的目标展开。这种分享方式虽然有其一定的价值,但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容易忽视孩子的真实兴趣和需求,导致孩子参与度不高;二是容易限制孩子的思维和表达,使分享变成一种“任务”;三是容易强化教师的权威地位,不利于构建平等的师幼关系。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游戏分享的意义和价值,寻求“儿童友好”的游戏分享之道。 倾听,从心开
案例中教师的两难处境是我们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反思:游戏后的集中分享该如何有效进行?谁才是游戏分享中具有话语权的人? 游戏是孩子经验的体现,每个孩子的分享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来进行的。孩子的那些在教师看来没什么意义的讲述,可能背后隐藏着孩子最想表达的想法,是孩子内心觉得最有价值的分享内容。真正的分享需要教师倾听和接纳每一个孩子的表达。教师要善于关注并捕捉孩子
案例中,航航通过压重物的方法使短木板保持水平并拼接成长木板,解决了建构游戏中缺少长木板材料的难题,从而实现了“搭一座能住进去的房子”的游戏愿望。航航发现了问题,并通过更换、调试材料,自主解决了问题,增进了有关物体平衡的经验,感受到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满足了游戏的愿望,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教师观察到这一过程,主观地认为有必要引导更多孩子关注并意识到“玩建构游戏时可以依据有关重心、平衡的原理,
四川师范大学 ,博士,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户外建构游戏中,大班孩子航航面对材料短缺的问题,想出了与同伴不一样的解决办法。教师认为航航的这一做法很有创造性。但在教师与航航一对一进行游戏故事倾听时,航航并没有主动提及自己的这一做法。随后几天,教师组织全体孩子对建构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分享交流。尽管教师提供了航航游戏时的视频作为支持,但其他孩子好像没有
我园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安排不同的室内游戏:上午安排创造性游戏,让孩子玩娃娃家、医院、超市之类的角色游戏和“小舞台”游戏;下午安排个别化游戏,让孩子玩益智、美工、建构、科探等预设了一定的材料、内容和规则的指向不同方面经验建构和能力发展的游戏。 大班上学期的一天,我观察到两个孩子在个别化游戏时本来想下五子棋,却发现棋子不知去哪里了,便在教室里寻找,找来找去没找到,就从美工区找来两种颜色的瓶盖代替
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教育需求,我园引人了儿童观察仪,它是一款专为幼儿设计的、便携的电子设备,能够从第一视角记录幼儿的日常生活,为教师研究幼儿提供真实的视濒资料。乐乐性格内向,平时不大跟教师、同伴沟通,为了深入地了解乐乐,拉近与乐乐的关系,我决定使用观察仪记录乐乐的表现。考虑到直接给乐乐佩戴观察仪可能会使她紧张,所以,我在寻找机会。一天,等点心时间结束,我蹲下身温柔地对乐乐说:“今天你吃点心时坐
在儿童视角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赋予儿童发表观点的权利,倾听儿童的想法,让儿童参与一日生活中与自己有关的探究或决策的观念,已越来越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接受和推崇。尤其在马赛克方法(MosaicApproach)被引入我国后,一些高校学者和幼儿园一线工作者开始在幼儿园实践中尝试使用这种融合了多元方法、多重声音的参与式研究范式,以收集更全面的、更完整的描绘幼儿及其生活世界图景的资料,作为优化幼儿教育环境和
设计思路: 《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数学认知"部分的教育建议中指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生活中的数字有不同的用途,基数表示物体的数量,序数表示物体的顺序或位置。中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数经验,包括会唱数和点数,会用数字表示数量,能理解序数词的含义,部分幼儿还能用序数词描述物体在队列中的顺序或
设计思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孕育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每个人在家庭生活中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承担着自己的责任,都需要为家庭做贡献。图画书《朱家故事》讲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揭示了家庭中共同承担责任的重要性。考虑到图画书内容较为丰富,教师设计了两次活动。活动一,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表达,直观感受朱家父子的懒惰和朱太太的勤劳,引导幼儿懂得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道理;活动二
在主题活动“城门城门几丈高"的背景下,幼儿在亲子活动、集体探访活动中参观了南京的各座城门,积累了许多感性经验。为了深化幼儿对城门城墙的认知和丰富幼儿的表达,教师经过与幼儿讨论,最终选择积木、纸盒、陶泥、彩纸、棋类、宣纸、棉布拓包、皮影胶片等作为区域游戏材料。其中,幼儿认为陶泥的材质与城墙砖相似,能更好地表现南京明城墙的古朴与厚重,于是,班里开启了一场关于“泥"的深入探究之旅,幼儿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城
作为自然教育的载体,幼儿园小农场是链接儿童生活,让幼儿产生有意义学习的场域。在自然生态的小农场中,幼儿通过各种参与方式,进行多样的探究和表达表现,积累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我园的小农场占地面积2亩有余,种植着各种农作物、花卉、果树,为幼儿的学习、生活、游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依托小农场开展自然教育,通过打造有准备的环境和开展丰富多元的活动,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亲近自然、尊重生命、热
幼儿园的活动空间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基于幼儿探究式学习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利用、调整室内外空间资源,创造有助于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优化活动空间,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优化,更意味着教育价值的融合,让活动空间成为“会说话”的课程资源。 一、改造活动空间,丰富幼儿学习路径 我园拥有自然生态的户外空间、宽敞明亮的连廊空间以及各具特色的班级空间,这些空间资源为幼儿的
在当今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也会面临网络輿情带来的诸多挑战。一次,我园教师在暑假结束后意外发现某平台上出现了不实的恶意帖子,指责我园在招生工作中区别对待、谄媚权贵。我园对自身管理的规范性有十足的信心,认为在招生细节上做得很出色,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负面评价。面对这一突发危机,我园管理团队迅速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危机处理过程 园部在接到教师关于某平台帖子上出现
北京的夏天是炎热的。有时太阳很烈,干热不堪,有时雨水丰沛,湿热难耐。在幼儿园,孩子们每天上午在户外活动的时间长达两个小时,总是热得浑身冒汗。虽然教师会及时为孩子们擦去额头和脸颊上的汗,提醒他们休息片刻,但残余的汗渍还是会让他们感到身体发黏,不大舒服,甚至午睡时难以入眠。 孩子们如果能在午睡前冲个热水澡,不仅有利于他们舒缓身心,也能帮助他们平顺地入睡,提高午睡质量。所以,每年端午节到春季学期的最后
一天,新新主动找我做一对一倾听记录,他指着画上的人物向我介绍道:“这是我,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我轻轻点头,复述一遍后继续询问:“新新,还有补充的吗?”新新没有继续往下说,抽走记录纸后就转身离开了。我回想起新新这段时间的记录似乎相差无几,便去查看新新的记录,发现新新近一周都在重复地记录自己、家人和家庭生活:“这是我小时候,这是我的爷爷,这是我。”“我和爷爷一起去买玩具,和爸爸一起去买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