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因此,学校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应致力于培养造就一支业务精湛、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以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导向引领。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学校当以仁爱之心为师,兢兢业业地把提高教师职
摘 要: “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品格。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提出“荐—法—趣—品—交—展”阅读教学阶梯式指导策略,以辅助学生顺利完成整本书阅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阶梯式指导策略;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
摘 要:利用革命文化作品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重构教材革命文化作品的内容,通过深入挖掘作品内涵、拓展课外阅读、强化实践体验、建立健全评估体系等教学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革命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革命文化作品;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建构;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实践和评估方法保持一致对应,是确保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原则。在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方案,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学科学习活动,创意设计教学评价机制,能够将“教—学—评”三者高度融合,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有效提升其学科核心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学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实施建议是需要针对作品的语言、形象、主题等方面的话题展开研讨,并通过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结合阅读体会,尝试撰写文学鉴赏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整本书阅读的任务,从聚焦单篇到迁移整本书,可尝试用求同比较阅读来拓展阅读思维的广度,用求异阅读来拓展阅读思维的深度,用跨学科融合来拓展阅读思维的厚度,从而有效连接课内外的文本阅读,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锻炼和培养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以及逻辑思维,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教师基于英语思维品质开展初中英语读写课教学,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下进行英语阅读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锻炼和发展思维品质,推动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读写课;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5)0
摘 要: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摒弃原有的教学思维模式,并尝试在阅读课教学中注重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出发,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总结出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路径,能帮助学生在提升自身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能力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合理的质疑,进而对学习内容进行评价,最后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
摘 要:高考英语试卷中记叙文的体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为第一人称的“叙事+反思”体裁,一类是第三人称的“报道”体裁。以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B篇和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卷)B篇为例,分析“报道”类记叙文的构成要素特点、语篇结构(篇章模式)、语篇内容以及高考试题中的测试点分布,以此来帮助师生把握高考题目中的设题点。 关键词:高中英语;高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以及“双减”政策的出台,“作业质量提升”研究主题备受关注,这要求英语教师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时,应将整体教学的理念与英语作业设计相结合。教师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6为例,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分析和作业设计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英语作业设计的研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单元整
摘 要:信息化数字化的到来,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全新的活力。实践表明,有效利用数字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渠道,激活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教师通过课前制作教学课件、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用好微课及智学网来助力学生学习等几项措施来探究利用数字化资源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其用数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
摘 要: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背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如何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到一线教学中”是当前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一线高中教学中的落实现状,发现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对教材研究不深入、学生数学兴趣低下、运算能力薄弱、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表
摘 要:作业是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作业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采用开放性、情境性等作业方式,设计形式多样、难度适宜、数量适当的作业。在“双减”背景下,依据新《课标》调整与优化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性学习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新态度的作业形式,有效拓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双减”;实践性作业设计;维度 中图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法治意识的重任。将课前三分钟时事政治的导入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逐步引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并以其独特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前三分钟;时事政治导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素养教育已成为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深度学习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有效推动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核心素养的落实。在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将“沉浸式”角色扮演法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以“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为例,通过初步尝试、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和再次尝试的循环过程,展示了“沉浸式”角色扮演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同时,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提高学生的参
摘 要:在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中融入平山县红色资源,能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涵养学生家国情怀。通过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主题为引领,驱动问题为手段,将历史教材与平山县乡土红色资源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为高中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其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平山县;红色资源;项目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以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注重对学生唯物史观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解释、叙述历史本质和发展规律,建构历史观念,培育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摘 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要以发现问题为前提,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将学生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以“曹妃甸湿地考察探究活动”教学实践活动为例,从关注全面育人,确立教学目标;质疑生活情境,生成探究主题;探究实践活动,突出综合性、实践性;评价实践成果,突出发展导向等方面着手,在实践探究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核心素养 中
摘 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核心素养内涵设为艺术课程的目标之一。其中“审美感知”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第一步,并将“欣赏”列为音乐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首。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音乐表象去感受音乐内涵,通过聆听、演奏、音乐调试及合唱欣赏等活动来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
摘 要:《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样卷)》首次出现化学工艺流程题型,该题型着重考查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综合分析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题,可将工艺流程题分为单一工艺流程题、多步骤工艺流程题、工艺问题诊断流程题与工艺改进创新流程题等四类。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常见工艺流程、夯实工艺流程相关的基础知识、练习绘制工艺流程图等方式,探索并实
摘 要:幽默是一种拉进人与人距离的有效方式。中学教师可以将幽默充分用到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当师生之间出现矛盾时,幽默可以成为化解矛盾的有效方式;用幽默的方式批评学生,指出不足,可以减弱学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中,用幽默的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既可以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幽默;教学管理;高效教学;师生矛盾;轻松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思维;论证;生长素;生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25)05-0061-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高水平科技人才是我国抢抓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决定性因素,要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需要进行高水平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包括科学知识的累加,科学精神的涵育,科学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