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向新高度,进而驱动整个社会大踏步进入智能时代。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正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冲击下进行自我生态的重塑和体制机制的一体化改革。当前,学术界和实践界围绕“人工智能能否促进、如何促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这一核心议题探讨很多,大多从人工智能视角看教育,呈现“潜能巨大、前景看好”的基本态势,但同时也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德育既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也是学生离校前的最后一课,必须贯穿学生学习始终。”“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在《论教育》专著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并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 在数字时代,德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这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
【摘 要】数字技术正加速向社会各个方面融合,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工作方式,也对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技术赋能德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加速了德育工作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使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形成新的形态和新的模式。本文通过对当前德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现状和需求分析,从德育资源形态、应用场景、评价过程和教学服务四个方面,提炼了数字技术赋能德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路径,通过数字技术赋能
【摘 要】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德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旨在探讨德育改革与实践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根据其凸显出来的问题,结合区域中小学德育的研究经验,揭示数字技术在中小学德育实践中的应用潜力,为教育者提供可行的实践应用路径,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培养出既具有数字素养又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新时代公民。 【关键词】数字技术;德育实践;中小学;区域实践
【摘 要】人工智能助力下的数字德育正产生新的形态与活力。数字德育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特征,如数字形态的新主体、新资源、新内容;数字环境中的新场景、新活动、新评价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更是从人机协作角度为数字德育提供新可能。本文的区域案例展示了数字德育在学校工作上的差异性及多样化探索,助力个性化育人、沉浸式体验、精准化育人。但数字德育也面临挑战,需要积极调整策略和多方应对。 【关键词】人工智能;数字德育;
【摘 要】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通过“思·行·雅”课程育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探索数智赋能德育管理,改革传统育人模式;通过建构数字化德育管理平台,优化评价方式、实施无纸化、可视化、过程化评价,记录学生在校日常表现,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成长记录袋;通过博物馆文物巡展进校园,引入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利用家校互动平台实现家长与教师的随时交流,推动家校共育;通过班级微信公众号、电子班牌、校园网等多
【摘 要】北京市海淀区育鹰小学,这座承载着六十四年历史与荣耀的学校,自1960年成立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国防教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海淀区的教育版图上熠熠生辉。作为一所前身为部队子弟学校的小学,它不仅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积极拥抱教育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教育之路。本文从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教育创新等多个维度,全面阐述育鹰小学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实践与发
【摘 要】在当今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已从遥不可及的理论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AIGC技术作为教育领域的先锋工具,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使用层面,更关键的是它在教育功能上的重要作用。“走进AI算法 揭秘智能推荐”这节课,不仅是对AI赋能课堂的一次创新尝试,更是对未来教育方向的一次有力探索。它致力于在小学生心中播下科技与创新的种子,同时也专注于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培育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
【摘 要】本文聚焦于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融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教育。文章首先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方向,随后阐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其与AIGC的结合。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走进AI算法 揭秘智能推荐”,本文展示了AIGC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自我评估、加强协作学习及激发创新思维方面的应用效果。研究指出,AIGC的引入为
林 众 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科技编辑室主任、编审。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编写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工作20余年,参编教材20多册,承担《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编写任务。 为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教育部教材局组织编写了
【摘 要】基于双师课堂建设的教学研评管一体化区域建设案例,是北京市房山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实验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探索基于“互联网+基础教育”推进教育双线供给,线上线下融合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房山区双师课堂项目组通过实践探索,发掘双师课堂中的实施难点,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初步建设具有房山区特色的双师课堂教
【摘 要】为落实“双减”政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围绕“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课堂转型”三个关键词展开。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科课程为主体,融合办学理念与特色,实现各学科育人价值的校本化。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以信息科技赋能学科育人为基础,深耕“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主题教研”三大体系,探索学科育人模式,让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落地生根。在课题研究方面,借助信息科技挖掘学科育人元素,形成校
【摘 要】在数字教育时代,认清形势、务实行动,将会在新时代教育中占领先机,助力因材施教。数字教育,即借助数字技术对教育过程予以支持和优化,涵盖在线学习平台、教育软件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多种工具与技术。其可提供更加灵活且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突破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高教育效率。 【关键词】数据驱动;数字素养;数字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167
【摘 要】本文聚焦国产化未来教室新方案,深入剖析其对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文章开篇概述了未来教室的发展背景,明确了国产化智慧教室在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关键地位。随后,深入探讨了国产化未来教室新方案的核心技术要素,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在实际教育场景中的应用状况。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具体分析了国产化未来教室新方案的实施过程和成效,展现了其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
【摘 要】网络安全在今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全面阐述了区域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要点,包括制定并动态调整安全管理制度、采用先进安全防护技术,以及强化网络运营者与使用者的保障措施,旨在构建一个适应复杂网络安全环境的稳固体系,确保教育应用平台与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 【关键词】区域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
【摘 要】数字化学习场馆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它的科学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传播科学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促进科学思维形成和帮助建构科学身份四个方面。研究者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数字化场馆的设计理念和运行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包括科学团体、学生自身、学生家长、场馆人员、馆校合作五个要素在内的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策略,通过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数字学习场馆的科学教育功能,共同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
【摘 要】本文基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数字错误信息、虚假信息与儿童》,结合其他相关国际组织的研究成果,讨论了错误和虚假信息的界定、传播途径及其与儿童的关系,并从政府、社会组织、科技公司、教育组织以及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各层面提出了应对的五方面举措,以有效应对错误和虚假信息对儿童成长的威胁。 【关键词】儿童;错误信息;虚假信息;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
·名师工作室简介· 信息与综合名师工作室是北京市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培养项目的一部分,专注于“数字化背景下学科教学创新实践研究”,项目负责人为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于晓雅。工作室聚焦名师的教学创新引领力,以“创新,引领,示范”为研修目标,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推动教育形态的变革。工作室成员由7名来自不同区域、拥有不同教学背景的教师组成,他们通过参与研修活动,加深对教育的理解,更新教育理念,并培养
【摘 要】教师队伍建设是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基于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在软硬件环境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同时,通过创设政策环境,集中专业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人工智能素养的专业知识技能,保障人工智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
【摘 要】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科技实验教学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探究精神及高阶思维。本文结合工作室实践案例,从项目情境重构、实验目标拟定、非良构元素添加、软硬件协同模拟及实验报告填写等方面阐述了多维度创新实验方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及途径。 【关键词】高阶思维;信息科技;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1671-
【摘 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更加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倡导通过结构化的教与学,帮助学生重塑科学认知结构,提升思维品质。计算思维作为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性素养,对学生认知方式的重构具有重要价值导向作用。基于问题解决模式下的计算思维实践,主要是通过结构化、模块化、系统化的问题解决过程,帮助学生重构认知结构,实现问题解决方案的最优化,充分体现了在解决
【摘 要】本文围绕新课标对中学人工智能教学的要求,探讨了以人工智能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路径。文章从情境化教学、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创新评价模式四个维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如何在中学信息科技课堂中实施人工智能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通过“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之数据”与“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之算力”两个具体案例,分析了人工智能教
【摘 要】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目标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如何把“五育”真正融入小学信息科技课堂,让课堂提质增效?笔者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并思考从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开发信息科技课程、基于信息科技的融合课程等方面落实五育融合的实践方法,推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信息科技人才。 【关键词】五育融合;信息科技;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本文探讨了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实施人工智能教育的途径与策略。通过强化学生非结构化思维、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趣味化引入编程教育体系等方法,旨在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信息科技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初中教学;信息科技;人工智能;途径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1671-7
【摘 要】课堂前测评价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制订个性化教学计划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课堂前测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在信息科技课程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策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总结了前测评价在实际教学中的成效与不足,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同时指出了初中信息科技课堂前测评价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初中信息科技;课堂前测评价;个
【摘 要】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已成为时代共识。然而,人工智能课程中仍存在“重技术轻素养、重局部轻系统”等问题,而大单元是指向教学整体性和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挖掘人工智能大单元课程发现美创造美的育人价值,本研究设计了向美而行的人工智能大单元“AI·美”课程,并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对课
【摘 要】本文将5E教学法运用于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中,以地方区域性人工智能课程“空气吉他”为例,创新设计“参与、探究、解释、说明、评价”5个教学环节,阐述了使用5E教学法设计人工智能教育活动与实施策略,以期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5E教学法;人工智能教育;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11-069-
【摘 要】本文以初中数学(苏科版)教材为参考,从“情境设置、资源导入、软件运用”三个角度出发,展开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希望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种种束缚,促进教育整体优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课堂转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11-071-02 数学是初中阶段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偏向于基础性,学生需要通过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简称“AIGC”)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AIGC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物理概念,还能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简称“上师嘉高”)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教学为例,探讨AIGC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AIGC;高中物理;
【摘 要】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的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与实施为例,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以下简称AI技术)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赋能作用。研究发现,AI技术通过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增强问题解决能力、促进跨学科学习和创造实验与模拟环境等方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本文还提出了在教育中有效整合和应用AI技术的策略,并对未来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科技创新;
【摘 要】人工智能与学科课堂的融合开创了全新视域下的教育局面。小学语文写作与评改历来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人工智能在语文习作课堂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重写不重评改的弊端,是传统手动评阅形式的有益辅助,精准助力教师习作指导的数智化转型。 【关键词】人工智能;小学语文;习作评阅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11-0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实现优化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本文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研究,分析信息技术赋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切实提升阅读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路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11-079-
【摘 要】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强力推进,数字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如何利用数字化资源为教与学赋能,助推核心素养实施,成为学科教师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案例“代言梧桐村落 传承乡土文化”为例,围绕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协调应用数字化思维、理念、技术与资源,以项目式学习“六步法”开展实践探究,引领学生以
【摘 要】在全社会协同育人、全面推进科学教育的背景下,馆校结合STEM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总结了馆校结合STEM教育的内涵和两种类型,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梳理了馆校结合STEM教育的价值意义,列举了学校实施的四种实践路径,并以“创意制作恐龙绘本”为例展示了课程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流程,以期为学校开发馆校结合STEM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馆校结合;STEM教育;恐龙绘本
【摘 要】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高效学习,本文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从在虚拟环境中体验感悟、在虚拟实验软件中进行仿真实验、在虚拟场景中感受艺术文化三个方面入手,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为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希望通过此研究,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学习方法;变革方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论文
【摘 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作为指导小学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不仅强化了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性,还明确提出了要着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在这一背景下,指向创新思维发展的小学科学课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
【摘 要】计算思维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教育游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数字教育游戏《Zoombinis》为研究对象,详尽介绍了该款游戏的基本信息,剖析了游戏的设计特点,并阐述了该款游戏在学生动机激发、能力培养和情感塑造方面的教育应用价值,得出了该款游戏可被用作中小学课内外计算思维训练工具的结论。 【关键词】Zoombinis;教育游戏;计算思维;游戏设计;教育应用
【摘 要】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教育领域。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与各学科教学进行融合,促使各学科教学向着多元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向不断突破与更新。为充分发挥美术课堂的育人价值,本文以信息技术为背景,融合新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赋能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进行实践性探索,求同存异,实现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各种现代化技术被应用于教学中。通过数据分析,教师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笔者应用云思智学平台对初三物理复习课教学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诊断班级整体的薄弱之处,进行高效精准教学。本文将从实施背景、实施过程和后期展望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对于实施过程,笔者提出“六步法”,能有效提高初三物理复习课的质量。 【关键词】数据分析;初三物理复习;精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