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仍然有少数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他们的课堂教学只追求结果,缺乏长远性、整体性和深刻性考虑,即缺乏对学生思想的启迪、内心的观照和精神的滋养。这些现象反映了教师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情感,以及路径、方法的选择。如果要问当下教师最需要培养的是什么,那我要大声疾呼:教师最需要培养的是人文精神。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
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路径是充分发挥教育大数据的动力引擎作用。 ——新时期教师培训面临着培训资源供给、流程模式、培训管理与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反映出传统教师培训服务供给与新时代教师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认为,破解这一矛盾的思路之一是实现大数据支持下的教师培训循证决策,从资源供给、培训服务、队伍治理三个层面推动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供给侧改革。数字时代基础教
新教师正处于一个变化的时代,课程设置、学业评价、“双减”政策的出台促进了育人模式的变革,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只有高效的入职辅导才能帮助新教师尽快融入学校,站稳讲台,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发展观。在2022年《江苏教育》(教师发展)7月刊的《论坛》栏目,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成海、硕士研究生晋春霞从“团队师徒制”的核心概念、运行过程以及辅导策略三个角度,阐述了新教师入职辅导的有效模式
孙进,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初中部党总支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首届南京市教育家型校长培育对象,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标兵”,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教学先进个人;主持多项省、市级重点课题,课题成果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以和雅之美,成就师生积极而幸福的教育生活。——孙
·主持人语· 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强师”的核心,而高校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有很多,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大中小学协同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不同于以往讲座式的教师集中培训,基于实践共同体的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更加注重借助高校专家的力量去指导和引领中小学教师根植真实的教学情境开展教育行动研究,进而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同时
【摘 要】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为了充分发挥高校专家资源优势,促进教师专业高水平发展,实施了“梁溪区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项目”,逐渐形成了梁溪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共同体样态。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从培训到赋能的转变。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实施保障包括建立平等合作伙伴文化、形成稳固组织支持制度、构建良好校本研修机制等。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从“专家
【摘 要】骨干教师要突破发展瓶颈,就必须努力绘出自己专业生命成长的“第二曲线”。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以“三力提升行动”为抓手,开辟出一条高校支持项目与智库专家引领计划协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一批骨干教师在信仰力、教学力、研究力方面的质性跨越,实现了“在成事中成‘人’”的二次成长。 【关键词】高层次骨干教师;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支持项目;智库支持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
【摘 要】江苏省无锡市南长街小学与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团队进行高校合作项目研究,从现场领读引研、深入课堂现场及现场提炼研究成果几方面开展研究,凸显“现场感”这一中小学与高校合作共研的特质。关注研究现场,在现场中研究,提升了教师的现场研究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现场感;领读引研;立足现场;提炼成果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
【摘 要】充分激发人工智能的教育价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变革,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推进人工智能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改革与实践,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与江南大学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形成了基础教育与高校的实践共同体,进行了基于教育教学大数据的智慧教研改革与创新。通过多方协同努力,不仅实现了学校教研生态的有效转变,还促进了教师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智慧教研;人工智能
【摘 要】院校协同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是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割裂的重要组织形式。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院校协同已呈现出独特性,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的高校合作项目即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表现在区域政府和学校主动出击构建院校协同机制、教育研究过程与教育变革过程努力实现内在融通、院校协同的旨归落在成变革之事和成师生之人的内在统一等方面。 【关键词】院校协同;高校合作项目;教师实践共同体;专业
【摘 要】乡村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项影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乡村教育质量的系统工程,需要把握新的时代背景对乡村青年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更需要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乡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自身专业基础薄弱、承受着多方面压力制约、外部支持体系不完善等现实困境。根据社会支持理论,可以构建一个以乡村青年教师为中心,以政府部门的制度和政策支持为保障,以教师发展专业机构的活动和专业支持为重点,以乡村学校
【摘 要】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英语教研组的课堂观察活动以课堂观察“四个维度十六个点”为依托,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促使教师开展课堂研究,撬动课堂教学变革。在课堂观察活动中,教师既是观察者,又是实践者。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行动研究,不仅可以提升初中英语教师的PCK水平,还可以增强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改革成效。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课堂观察;行动研究;初中英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
【摘 要】江苏省沭阳县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积极探索乡村教师的培训模式,以骨干教师业务精湛、志存高远为培养目标,以健全网络、套餐培训、考核评价和成果展示为实施策略,倾力打造素质优良、扎根乡村、乐于奉献的乡村骨干教师队伍。 【关键词】培育站;套餐模块;综合评价;成果多元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78-0044-03 【作者
【摘 要】“苏老师工作站”是江苏教育援疆的首创品牌,是江苏援克前指为新疆克州教育事业发展量身定制的专项帮扶平台,主要承担帮带当地教师队伍成长的职责。两年半的实践充分释放了“组团式”教育援疆的效应,将援疆教师从“送粮”之人变为“播种”之人,将促进当地教师队伍成长的“输血”机能转变为“造血”引智,为克州培养了一批快速成长的优质教师。 【关键词】苏老师工作站;种子教师;组团式教育援疆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名师工作室承载着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任务。工作室可以通过网站建设,开辟多样的教师研修活动;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互动课堂实践;也可借助网络新兴媒体、视频工具、即时通信工具等,为工作室的教师研修路径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教师研修;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78-005
【摘 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初中部的市级语文学科发展示范中心秉承学校“和雅”文化,立足语文学科教学,借助互联网平台,指向育人方式的优化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不断完善项目建设内容,取得了显著成果:建设了典雅现代的“和雅”语文学习场馆,打造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和雅”语文课堂,开发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和雅”语文课程,形成“互联网+”背景下的“和雅”语文教师共同体。 【关键词】内涵发展;语文教师;
【摘 要】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德雅教师,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教师;提倡儒风治学,培养儒雅教师,提高个人修为,让教师拥有儒雅气质;鼓励教师博学善思,培养博雅教师,提倡博学多思,厚积薄发,教学相长。教师的成长需要自律与专注,更需要团队的扶持与帮助,学校通过平台创建和项目建设,最终建成一支“和谐团结,身正乐业,博学善研”的“融和博雅”好教师队伍。 【关键词】融和博雅;教师发展;队伍建
徐栋,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学科带头人;主持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板块特点与实施研究”并结题;曾获“七彩语文”杯华东四省小学语文评优课特等奖、江苏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优课一等奖,执教作文指导课获得“一师一优课”部优;在《教学与管理》《语文教学通讯》《江苏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个人专著
【关键词】学术型教师;教育实践;专业阅读;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78-0064-02 一眨眼,我跟徐栋老师相识已经10多年了。他扎根乡村学校18年,于2018年调到城区学校。他走过的22年语文教学之路,引发了我以下思考。 “学术”是“做”出来的 小学教师要看得起小学,小学教师要看得起小学教师,小学教师要看得起小学教
袁海员,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初级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第五届、第七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宿迁市杰出教师,洋河新区袁海员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宿迁学院外聘教授;主持、参与国家(省)级课题6项,在省、市、区级教研活动中执教公开课、开设讲座50余次;著有《学校内涵发展突围——西楚文化进校园例说》一书,多篇论文在
【书籍简介】长期以来,教育哲学被看作一个抽象的概念,认为其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遥远。《教育的生活意蕴》一书,尝试从我们身边的教育问题出发,避开了规范化的哲学说教方式,围绕教育生活的关键要素,渐次展开讨论。作者先从人、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入手,再从生活的价值、意义、知识、语言、交往、德行、生命情感等方面展开对教育生活的剖析。作者意在强调:从日常的教育生活出发,从日常生活中那些基础性教育问题与要义出发,去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四有”好老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78-0073-03 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教师。教师兴,则学校兴。因此,每所学校都应重视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即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文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20
【关键词】阅读;高阶发展;智慧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78-0076-02 阅读,可以促进思考;阅读,可以启发进步。对教师来说,不断地阅读虽然不一定能成为“学者”,但是一定能成为“学习者”。正如国家督学李希贵所言:“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 为自己的幸福人生点一盏灯 1993年
【关键词】吸引力;思想力;凝聚力;发展力;小学语文教研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78-0078-03 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曾说过:“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拾其牙慧,是否也可以说,语文教研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迷恋”是态度、情怀和精神,“学问”是标准、专业和智慧,而“他人”,既指广大的一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