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院校参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口老龄化的积极应对、是职业院校职能转型的重要依托、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活力之源。职业院校参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文化困境、政策困境、物质困境。职业院校参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要树立服务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形成内外贯通的资源整合机制、加强职业院校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发展、畅通老年人力资源的“培训—就业”渠道。 关键词:职业院校;老年教育;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摘 要:学分制评价改革是近年来国家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举措之一,旨在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使职业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求。中职学校应正确理解中职生职业技能学分制评价的内涵,深刻理解推进评价机制改革的意义,通过创新学生职业技能“学分制银行”评价体系,实施学生职业技能“多元立体”评价运行机制,构建学生职业技能“五维联动”评价结果运用机制,深入推进中职生职业技能学分制评
摘 要:构建教师协作教学运行保障机制是提升职业教育品质和管理效率的关键举措。这一机制是指要求合理分配教师的角色与职责,优化教学协作流程,并通过一个有效的激励和支持体系促进教师间的有效合作。中职学校应优化校内外资源改善教师协作教学环境,实施定制化教师协作教学培训计划,建立跨专业协作平台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共享,增强教师协作意识、培养教师团队精神,推进教师协作教学运行保障机制的建构。中职学校可通过建立科学
摘 要: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互联网+”行动的推进,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藤县中专为例,县域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通过政府引领、校企融合、协同推进的方式,共同构建了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政校企”合作新模式,强调了政校企多方共同协作,在实践中通过政校企联合模式、课程优化、产教融合、送培献课等,提升学生的电商技能,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技能电商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长效发
摘 要:中职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是新时代民族地区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民族地区中职生的特殊性,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民族地区中职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问题。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中职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存在以下问题: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对中职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重视不够,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错误思潮冲击等影响了中职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语言文字
摘 要:为推进“研学基地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港北高中依托国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实施黄大年科学家精神研学教育基地实践育人策略:通过建立育人模式,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家精神的价值体认;明确育人目标,培养学生落实科学家精神的担当意识;构建育人体系,培养学生运用科学家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搭建育人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家精神创意物化意识和能力,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研学基地
摘 要: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能使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潜移默化地进行,有效地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深圳实验学校以2024年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分享学校在行前准备、活动实施过程中、活动结束后等阶段的方案,具体包括设计教学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包括活动筹备、实地踩点、学生动员、家校沟通等)、活动评价调查(包括问卷设计、样本选择、统计结果分析等)、未来落实井冈山社会
摘 要:基于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在高中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中的重要性,课题组探讨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开设情绪智力课程、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组建同伴互助支持小组以及重视评价评估工作,介绍情绪智力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强调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互动性,以及通过团体辅导和同伴互助支持小组,为学生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并对学校、家庭、社区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多方协同完善评价体系的建议,以提高学生的情绪感知、管理和理解能
摘 要:高中英语要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融入课堂,帮助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以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课文的阅读教学设计为例,以科学家精神为关键点,从读前热身、整体解构、理性思考和阅读拓展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探索发挥科学家精神在英语教学中育人的重要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立德树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中职专业课程教学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提炼课程知识主线中的思政元素,构建“知识—思政”双主线育人路径和融入思政模式,在完成知识主线教学的过程中,将思政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可渗透的思政元素包括安全意识、爱国主义精神、服务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救死扶伤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终身学习意识等。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法、业师同授法、对比教学法、情景教
摘 要:“1555”自主式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模式围绕文学作品的5个构成要素(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场景、语言和主旨等)设计专题任务,开展多项活动(书法比赛、诗词朗诵会、剧本表演等)促进学生深度阅读,提供多种平台展示学生阅读成果,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阅读活动,突出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教师的指导作用和组织作用。 关键词:“1555”自主式阅读模式;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中图分
摘 要:整本书阅读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激发学生内驱力引领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设置三个方面,探究高中语文学科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以期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内驱力;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9-0054-03 根据
摘 要:整本书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中职生通常倾向于浅显和零散的阅读,加上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惰性较大,语文阅读难度很大,为此更应该以常态化为导向推进学生整本书阅读。学生应认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兴趣,展示成果;教师应规划课程,合理监督,布置阅读任务;学校应支持常态化阅读活动。以《红楼梦》为例,在常态化导向下,教师可通过背景与人物介绍、主题和情节的初步探索、角色与情感的
摘 要: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中小学生阅读呈“浅表化、碎片化、快餐化”趋势。基于学校智慧课堂的互动学习平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动机,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锚定阅读目标,最终构建阅读思维。引导学生在情境任务的驱动下主动阅读、积极思考,在同伴的影响激励、合作探究中深入阅读、大胆表达,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构建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和思维,培养“真正的阅读者”,
摘 要:选修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需要根据实际学情及时调整组织形式,既要关注共同基础,又要指导对整本书阅读有兴趣且阅读素养优秀的学生追求更高的目标。教师可以明确组织形式,设计写作任务,根据学生研读效果分类开展个性化指导,从而提高选修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组织形式;写作任务设计;个性化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
素养的过程,以此开展教学实践。高中历史学科的整本书阅读设计,通过一系列任务群,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能有效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关键词:高中历史;整本书阅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9-0069-04 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科方兴未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阐释
摘 要:基于深度思考的理念开展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够拓宽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学以致用顺畅交流,教师应遵循实用性、渐进性、思想性原则从模拟实际场景、强化口语练习、强化阅读练习等多个角度着手展开教学。 关键词:深度思考;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9-0073-04 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之下
摘 要:以“本真·至理·寓情”为基本原则的生物学课堂教学,强调情境素材要真、探究问题要真、思维活动要真;解决学科问题要讲理、思维逻辑要合理、学科思想要达理;情境案例渗透家国情怀、探究过程培养品德修养、问题解决激发意志品质,从而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有效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关键词:本真;至理;寓情;高中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9
摘 要:职教高考新政策将推动中职学校课程进入新一轮的改革进程。中职学校应基于职教高考新政策背景,正确认识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必然性,深入分析中职历史课程教学面临的难题,并结合中职历史课程教学现状和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施文史学科知识融合性教学改革,实施历史专题化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历史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融合度等做法,推进中职历史课程教学改革迈入“深水区”。 关键词:职教高考;中职历史
摘 要:“三教”改革是国家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教材改革是“三教”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在开发新样态活页式教材过程中,中职学校应结合校情、生情明确活页式教材的内容定位、目标定位、形式定位,并基于职业特质的显性逻辑、学科知识的隐性逻辑的“双逻辑结构”,完成新形态活页式教材的内容设计和研发。 关键词:“双逻辑结构”;新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金融人才的重要阵地,面临着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挑战。针对职业院校金融类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普遍存在育人目标定位不够清晰,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赛证内容融入课程不当,教学资源更新不够充分以及企业与院校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课题组以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广西银行学校)为例,提出优化育人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结合标准重构课程
摘 要:“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是当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探索。荔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根据职教二十条中“1+X”证书制度改革的要求,针对该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顶层设计入手,通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改革评价方式等,促使该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有效衔接,有效推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计算机网络岗位职业技能。 关键词:1+X证
摘 要:为推动汽修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应性,课题组基于企业需求适应性的汽修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分析传统汽修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与企业密切合作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创新技术应用强化企业需求适应性教育、建立实训基地和团队合作平台等措施,为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汽修人才开辟了新的道路。 关键词:汽修人才;适应
摘 要:劳动教育作为“五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职生的成长导向与道德品质养成。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既有课程形式上的差异,也有实质内涵的共性。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是落实全面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之策,但也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需要在方式方法上创新突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可以为纾解“中职语文+劳动教育”困境带来启示。在“中职语文+劳动教育”教学
摘 要: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融合,可以通过运用希沃投屏直观展示教学、运用NOBOOK实验进行虚拟实验操作以及运用Plickers卡片即时互动反馈等多途径实现,引导学生沉浸于学习之中,实现深度学习,有效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NOBOOK;Plickers;信息技术融合;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9-0106-05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化学习。课题组依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人工智能在地理教学中的三种应用类型,即地理微课制作、地理课件制作和教学用图制作,并分析运用这些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体验的策略:通过“人口迁移”的教学案例,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中的应用,促进教师提高
摘 要:大单元教学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热点之一。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与学生真实生活相脱节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应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契机,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过程和开展教学评价,满足不同学生的素养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关键词:高中语文;任务群;大单元教学;杜甫;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基于“卯榫耦合”学习任务群模块的高中语文阅读课程实践,应重组任务群学习模块、研究任务群目标要求、整合任务群实施路径,构建“1+2+X”模块阅读课程实践模式,依据“明确学习目标→设计任务→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检查与反馈→总结评价→完善改进”的步骤,在语文阅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卯榫耦合”;学习任务群模块;高
摘 要:议题式教学是藉由议题实施序列化的教学活动,而议题是联系教学环节、引导教学活动的线索,宏观地决定了课堂的结构与走向。教师以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中课文为例,通过以学理性逻辑为基础制定议学框架、以生活性逻辑为抓手落实议学活动、以价值性逻辑为导向培养学科素养等教学方法,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议题式教学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议题逻辑;学理性逻辑;生活性逻辑;价值性逻辑 中
摘 要: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实现跨学科学习,可以从制订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逐步推进。“探究化学电池工作原理”实验教学融合了化学、物理和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实现跨学科学习的优质载体,因而课题组聚焦该实验,综合考虑设定知识、能力和素养等三个方面目标,运用问题导向与项目式学习开展教学实践研究。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
摘 要:单元整体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原电池”单元为例,教师可探讨单元整体教学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导向进行单元教学分析,明确单元教学内容和单元教学目标;可以进行深入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以及学习障碍和困惑。基于此,确定高中化学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通过构建分析模型强化学生对电化学本质的理解,开
摘 要:以“大项目”开展高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必要且可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化学教师可通过选取适合开展大项目的单元主题统整教学内容,提出大项目的驱动问题或任务串联教学内容,设定大项目的单元教学目标聚焦核心素养,创设大项目的真实情境设计实践活动,设计大项目的多元评价监测学习效果,以有效开展高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基因工程
摘 要: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将推进乡村振兴融入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有助于丰富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促进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以推进乡村振兴为背景,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立足广西灵山荔枝产业乡土案例,通过整合相关素材,创设真实的地理情境,结合学生活动设计,提高学生对农业区位知识的认知能力和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