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守心”“静心”与“安心”。 首先,“教育为人生”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回归。教师的“教育理解与格局”是决定专业成长高度、温度与效度的关键因素。青年教师往往把专业成长的“彼岸”窄化、薄化、淡化,具化为可感、可视、可得的实绩结果。诚然,公开教学的磨砺、课题论文的琢磨、参赛奖次的获取等,都促进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教师职业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专业成长的目标归宿是什么?这些
·策划人语· 有怎样的教育理解,才会有怎样的教学行为;同样,有怎样的教师学科生活,才会有怎样的学生学习品质。 教师学科生活,是指教师基于对所执教学科的本质理解,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而进行的日常性的学科思考与个性化的深耕活动,是教师学科情感、学科理解、学科实践、学科反思的综合体现。 高质量的学科教学,呼唤高品质的学科生活。首先,教师要勇于在学生面前真实而全面地展示自己有质地的学科生活,这会形成一
【摘 要】40岁回溯,会发现学校教育带给我们的学科观念有些是错误或狭隘的。学科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然而,急功近利的考试评价、纸笔测验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分科教学等原因都使得我们的学科观念远离生活,局限在狭隘的做题、考试层面。生活式再回溯,站在为学生40岁做准备的高度,深刻反思学科与我们生活的联系;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将学科知识课程转变成生活经验重构课程
【摘 要】要想拥有高品质的学科生活,教师首先要对学科的价值本身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需要有意识地用学科的方式去观察、追问和反思生活世界中纷繁复杂的现象。教师学科生活方式的优化,关键在于对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深度理解,能用学科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学科理解,能让我们的教学既有学科味道又有生活气息。 【关键词】学科生活;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1 【
【摘 要】每个教师的履职过程其实都是带着特定的学科背景走进课堂、走向职场,其职业生涯也自然被打上学科烙印而实质性地成为学科生活。不同类别的生活片段需要以不同样式和不同特色的生活空间来承载与容纳,教师学科生活以及对应的承载空间当然也不能例外。可以对教师学科生活空间进行理性分割,并思考被合理分割开来的不同类型空间中所承载和容纳的不同类别的学科生活。 【关键词】学科生活;学科生活空间;学科生活空间分割
【摘 要】学科教学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精进和健康成长,而且影响着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要更新观念,完善自我素质结构;着力重构,提升学科生活品质。学科教学品质可以在教师职业状态的审视和学科生活的重建中获得提升。 【关键词】职业认知;素质结构;学科生活重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6-0021-04 【作者简介】黄艳梅,江苏省
【摘 要】语文生活客观存在于每个人的一生中。营造学生高品质的语文生活的前提,是语文教师要经营好自己的语文生活。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四有好教师”、成为学生“四个引路人”的高度,提升自己的学科生活,苦心经营自己的语文生活。教师要专业热爱,让语文生活更有情怀、更受欢迎;要专业学习,让语文生活更有尊严、更受尊重;要专业实践,让语文生活更具前瞻、更加卓越。 【关键词】语文生活;专业热爱;专业学习
【摘 要】观察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观察活动是小学科学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活动。观察不是简单地看一看,而应在观察中实现习惯养成、技能训练和思维发展的目标。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可以采用如下策略:一是精心选择观察对象,二是巧妙呈现观察材料,三是科学指导观察方法,四是有效表达观察结果,五是正确引导观察评价。 【关键词】小学科学;观察能力;科学思维;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
【摘 要】乡村教师是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但我国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自主性意识不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发展规划不够系统等现实困境。对此,我们需要重新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从区域层面的政策压实、学校层面的管理驱动、教师层面的自主提升等方面探索解决路径。 【关键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525
【摘 要】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当下一本掀开的语文教科书,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回应时代生活,利用好“疫情教科书”资源,设计生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疫情教科书;学科知识学习;家国情怀;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6-0036-03
【摘 要】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小学高度重视师德魅力和学识魅力的教师团队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先导力量,以研促教,以赛促培,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勃新校本教研之风,从多个维度有效开展培训活动,切实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领每一个教师朝向“致美”,为了专业生命的美丽绽放而不断求索。 【关键词】致美文化;教师团队;
【关键词】团队力量;学科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6-0043-03 一转眼,我在教育这条路上已摸索前行了十余年。从懵懂自负到成熟稳重,有岁月的磨砺,也有个人的努力,更多的是学校学科团队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回想走过的每一步,那每一个深浅不一的脚印都是我在教师这个神圣岗位上不断进步、努力登攀的见证,将成为我永远不会忘
【关键词】课题研究;专业成长;研究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6-0046-03 成长是缓缓流淌的溪流,我沿溪而上,偶得一枚贝壳;成长是默默蓄力的种子,我冲破泥沙,舒展一片绿叶;成长是悠悠无尽的花径,我努力前行,力争一方灿烂。曾经的我,只是个关注学生成绩的应试型教师,在不断学习和总结的过程中,逐渐体悟到教育教学路上那满满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专业阅读;教育科研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6-0049-02 因为父母皆为小学教师的缘故,小时候的我憧憬长大后也能站在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十八岁那年,我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回望自己走过的那段路,其间既有欢笑也有泪水,但幸运的是,我在这条路上收获了成长。 在课堂中快速成长
【关键词】致美文化;教师发展;团队建设;文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6-0051-02 教师是学校实现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影响着学校的当下和未来,还担负着国家兴旺发达的重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关系着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国家的兴衰。 一、百年历程孕育了“生态优雅”的教师文化 江苏
【摘 要】在区域“教科研训一体化”的背景下,从研训课程的体系化、研训需求的精准化、研训内容的深度化、研训效能的延伸化四个维度再识高质量研训课程的内涵特征。南京市鼓楼区针对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展开专题研训,构建了全面系统的研训课程体系,在课程理念、课程模块、课程实施上进行持续优化,为区域教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撑。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研训课程;教师个人课题 【中图分类号】G451
【摘 要】入职初期的培训是新教师能否适应、融入教育教学从而缩短成长周期、快速站稳讲台的关键,也是新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着眼教育发展需要与教师成长需求,坚持科学规划,优化课程结构,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探索全景式研修、抱团式研修、嵌入式研修的培训策略,引领新教师自主发展,实现教师从自然成长到自觉成长的初步跨越,为教师快速成长赋能。 【关键词】新教师成长;全景式研修;抱团式研修
【摘 要】科学学科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有很多,科学教师团队的成长是建设关键。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普教立项课题“范贤学堂:教师定制学习的校本行动研究”,创建“范贤学堂”,根据科学教师的成长需求,为科学教师提供平台,探索成长路径,通过树立成长榜样、建设主题团队、构建项目课程、开设教学论坛、邀请名师指导等路径,实现了科学教师个人与团队齐头并进式成长。 【关键词
【摘 要】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数学教育的迫切需求。基于青年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系统结构分析,提出了青年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8条路径,助推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青年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成长规划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6-0065-03 【作者简介】孙凯,江苏省苏州市阳山实验
【摘 要】在“区块链”思维下,江苏省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班主任等9个教师成长工作室。借助教师成长工作室这个草根平台,教师在发展规则思维、共赢思维、公平思维的过程中一起学习、研究,制定合理规划,实现自主成长,使更多教师得到学习提高,推动了校级教师成长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块链;教师成长工作室;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师爱;教育思想;人生规划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6-0071-02 有一种理想,总能冲破一切阻拦,那就是共产主义理想;有一种使命,总令我心潮澎湃,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作为世界上最光辉的职业,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唯有教师成长,学生才能生长。新时代呼唤新型教师,新型教师则可能有着相似的专业成长路径。
苏教办社函〔2021〕2号 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 自1989年开始,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33届。“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有效地激发了全省青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为切实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及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广大中小学青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
一、征文主题 坚持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改革,推进适合的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二、参赛对象 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和特殊教育工作者(教师、管理工作者、教科研人员),年龄不限。 三、奖项设置 1.本次征文竞赛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2.本次征文竞赛另设先进集体奖、年度新人奖、杰出水手奖、优秀团队奖和感动人物奖等奖项。 四、稿件要求 1.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2.篇幅控制在600
(按获奖者姓名或获奖单位名称拼音排序) 特等奖(10篇) 视觉笔记:涵养儿童阅读深度的思维智慧 曹静芳 南京市成贤街小学 查重:从仪式感开始的专业自我建构 范晓红 泗洪县教师发展中心 文化回应:中国故事与小学英语教材融合的思与行 洪永秀 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角色空间:儿童完整人格形成的体验场域探索 胡 娟 淮
说明: 1.填表前请仔细阅读《第34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细则》并完成微信报名。进入《江苏教育》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iangsujiaoyu),通过公众号页面下方菜单栏中的“教海探航”板块获取相关资讯,进行报名操作。微信报名通道将于2022年6月中旬开通。 2.表格所有空格及横线均为必填项目,所登记内容须与微信报名信息保持一致。 3.投稿时须将此表格附在参赛稿件正文之前,稿件正文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