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从教的第32年。近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的课堂教学有什么风格?最近又在想,风格这东西恐怕不能自己说了算。有还是没有?如果有,又该如何描述?旁观者更有发言权。我自己能够总结的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追求。 一般说来,任何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追求,把这些追求表述出来就成为了教学主张;有七年以上教龄的老师,通常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把这些风格形成文字,就成为初步的教学思想;当教学思想为一群志同道
学术研读是广东省楼卫琴名教师工作室的重要活动之一,该活动秉承“开放、争鸣、共进”的理念,专注学术阅读和教学转化,特别强调批判性思维在其过程中的渗透。学术研读活动通过共读一本学术书籍的形式,帮助教师拓宽学术视野、渗透批判性思维培养。本文以楼卫琴名教师工作室第27期学术研读书目——《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以下简称《波峰与波谷》)为例,探究学术研读拓宽学术视野、渗透批判性思维的路径。
赵亚夫教授认为“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不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而在历史学。”作为中学历史教师,面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历史,史学阅读成为教学的必备功课。不过,历史教学和历史学毕竟有区别,在教学实践中,史学阅读成果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转化。史学阅读要有边界,教学转化应有底线,两者共同构成有效教学的起点。 一、史学阅读应围绕教科书展开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作为读书人,我们尽可以随心所欲,徜徉书海。倘若从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历史课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和选择性必修五本教材中,老师既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还需对接高考考查要求,这无疑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境”是把握新课程教学与评价规律的一个关键概念。[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认为,复杂情境主要对应考査的“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要求。这些要求给教师教学提供了方向,尤其对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
学术阅读是中学历史教师储备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的,阅读中获得的学术观点和素材能为我们厘清历史发展逻辑、建立历史教学逻辑提供指引和启发。本文尝试以七年级《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为例,浅析学术阅读对单元主题教学的作用。 一、学术观点为单元教学提供思路 单元主题教学是指以一个单元为教学基本单位,在某一个主题的统领之下,整合不同课时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导言课或复习课。对内
有关“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国际、国内重要的学术话题之一。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华文明”的源头要追溯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甚至更久远。中华文明除历史悠久外,另一个特点是“不间断”。因此,本课的教学主题最终确定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溯源”。前者聚焦距今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典型考古学遗址,后者聚焦传说时代到夏商周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正本清源:如何利用“中华文明探源工
本课教师的任务有两点:其一,带领学生梳理教材知识点,厘清专业概念,并建构知识体系;其二,探讨各地民居特征、从村落到集镇再到城市的形成原因或影响因素,并引导学生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关键点在于如何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链,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师首先要从宏观角度进行教材分析:从唯物史观视角可知,选择性必修2设置了农、工、商、住、行、医六个主题。“安居乐业”是民生领域的重要
项目化学习是基于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选取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设计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落实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苏州状元的历史变迁”为例,展开对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和思考。 一、探究主题的选取 选取探究主题是项目化学习的开端,也是探究活动深入的关键。为逐步提升思维深度,项目化主题的选取需满足以下要求:主题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一 历史总在“延续与变迁”中变化、发展,“延续与变迁”不仅“指系列历史事件与变化的内在联系,而且也包括历史变迁中某些事物的持久存在”。[1]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常常表现出量变与质变的演进过程,“延续”体现了历史的量变过程,“变迁”体现了历史的质变过程。据此,基于史学的历史教学非常强调对延续与变迁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加拿大、英国等国的课标非常强调该能力的培养。我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
近代以来,西方逐渐建构起以西方标准为制高点并占据主导地位的所谓“元叙事”,这类“元叙事”在各种话语中占有一种优先和特权地位,成为所谓的权威话语,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新成就。”[1]作为新时代中学历史新教材,在实际运用中应努力建构新语境、新叙事,优化教学逻辑,更有力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此,笔者试以《
中学历史教学的具象化,指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制度,以及具体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等,进行直接的讲述和描绘。中学历史教学的抽象化,指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制度等产生的原因、演变特点、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特点、规律以及意义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学的具象化侧重于历史事实的讲述,教学的抽象化侧重于历史规律、历史观和价值观的阐述。 一、中学历史教学的具象化与抽象化及其关系 1.中学
一、缘起 由于广州初中历史学科在中考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需要更多的时间讲解和备考,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已出现对乡土史不够重视,或者直接把乡土史边缘化的现象,这种历史课堂教学的缺失,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学生了解、研究乡土历史文化,能获得对乡土史的一种更亲近的体验,增加对家乡历史的认同,并意识到作为家乡的未来主人要继承祖辈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曾到广州西关的永庆坊考察,他认为,每个地方都要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底
自统编版教材使用以来,如何解决“有限的时间和庞大的信息量之间的矛盾”[1]成为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相继流行的项目化、主题式、大概念教学理论给一线教师提供了抓手。相较于侧重问题驱动的项目化与主线递进的主题式教学理念,大概念聚焦于在广泛的历史时空中整体把握学科内涵,实现素养的转化。本文拟借助对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大概念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阐明主题教学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学科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主题凝练不恰当,情境创设脱离教材,问题设计无序,情怀提升唐突等问题还比较普遍。主题教学应当抓住教学主题、历史情境、问题群组、素养提升四个维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个方面,科学精神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1]历史作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培养中学生科学精神,既是学科任务,也是党和国家给与的时代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考古学与科
统编版新教材由于其编写体例和容量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一些问题的阐述上存在着表述极简化的现象,这对教与学在知识掌握和思维提升上都会产生一定障碍,甚至有一些知识需要去多方求证才能廓清迷雾。 一、缘起:完美演绎的意外发问 一节《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的交流研讨公开课,预设的问题随着节奏的推进,似乎都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但即将结束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学生突然问到:“教材导语有这样一句话‘1
今年是浙江省新教材选考的第一年,高三的复习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统编教材知识跨度大,教材内容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即使是高三学生,仍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因而,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融通方式,促使学生构建历史的知识体系,从而把握教材重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融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整合,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史事整合在一起,使学生以更为宽阔的历史视野进行认识。二是凸
教学中,历史教师通过恰当的史料运用设计铺垫学生的理解层次,从而使得教学互动围绕“证”法这一主线展开,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学的节奏。七年级下册第18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教学立意指向了“画中逢盛世,透史看世界”,本文围绕这一立意将教学模块进行了整合,集中利用《盛世滋生图》这一史料构建学生的“证据意识”,展示五重“证”法构建证据意识的基本过程。 一、视听:循证入 以一则《盛世滋生图》的介绍视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历史可能是最分裂但又最统一的一个学科,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可以像它那样轻易地挑起偏见和敌意,或是培养全人类的博爱之心。”[1]因此以共有历史的新角度来分析高考历史试题可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参考。纵观2023年高考历史试题,多版高考试题对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有了新要求,引发了我们对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新思考。 一、基于共有历史的高考历史试题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新课标)指出试题命制的主要原则是“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1]以开放、灵活为特征的开放性试题是最能有效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题型。本文试探究近三年广东卷开放性试题命制的特点,以促进教学策略的优化。 一、近三年广东卷开放性试题特征分析 (一)注重概念的迁移应用,构建知识体
教学主张是教师从教学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个人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见解和教学思想,是指导教师教学实践的原则和灵魂。[1]在长期的教学教研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初中历史的“四讲”原则[2]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故事情境,逻辑思辨”的教学主张。我们尝试将该教学主张融于试题的命制,并在九年级下的学生中进行试测。文中的两道主观题正是这一探索的产物,下文将结合具体试题进行说明。 一、具体试题呈现 41.阅读材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栏目中提出“基于单元主题学习整合教学内容”,将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初中历史教材中的自然单元是围绕某一历史时期的核心内容确定的,进而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并梳理某一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或时代特征,因此历史单元教学能给学生搭建学习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大势的平台。单元教学是基于单元意识确立单元内容主旨、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从而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单元内容作为单
实施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重构知识体系,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驱动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本文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为例,初步探索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 一、逆向构建,以核心概念统领大单元目标 本设计确定了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为核心概念进行设计,借助这一概念,通过唯物史观的认知框架和结构了解
教学实践发现:选取课外典型的历史人物设计课后作业,同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深化对课堂所学的认识。在教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笔者以蔡和森这位教科书之外的历史人物为抓手,设计了课后作业。具体思考和实践过程如下,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 以蔡和森为主线,设计了三类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以下三道题为课堂训练,做到讲练融合,即不做照本宣科式低效重复的讲述,练习内容紧扣教材知